秦皇岛市探索公益项目建设代建制
来源:
河北日报
建设周期缩短、工程质量提升、技术含量提高
秦皇岛市在公益项目建设上探索“代建制”模式,使建设管理向专业化转变,招投标向阳光操作转变,投资控制向科学化转变,从而实现了建设周期短、工程质量好、技术含量高的建设目标。
过去,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建设单位既是使用方又是建设方,有时还代表投资方。由于缺乏自我约束机制,一些单位受自身利益驱动,明招暗定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擅自扩大投资规模、随意更改使用功能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滋生“超标准、超规模、超投资”等现象。
为改变这一现象,秦皇岛市政府在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中,率先实行了“代建制”建设模式。秦皇岛文化广场是该市探索“代建制”的最初蓝本,该项目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展览馆、剧场、多功能电影院和景观广场于一体,可同时容纳六七千名群众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由于实施了严密的工程监管机制,这样一座单体面积大、工程基础和结构十分复杂的建筑工程,仅用1.5亿元的投资就拿了下来。
文化广场在建设过程中,由市财政局专门派驻工作人员,所有材料由政府采购中心进行招标采购,既保证了公开透明和价格合理,又保证了建筑材料的质量,确保资金使用的独立性、安全性和规范性。这种操作模式,使广场建设没多花一分钱,工程质量和进度有保障。
在认真总结文化广场建设的基础上,秦皇岛市还正式出台了《秦皇岛市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施办法》,并把它作为今后建设公益性项目的新模式。《办法》规定,市属单位直接使用各级财政性资金占总投资50%以上或使用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还款担保的办公业务用房和社会公益性项目、总投资100万元以上项目实行“代建制”。
为使《办法》落到实处,秦皇岛市政府对项目的确定与实施、资金的拨付与管理、监督与审计,以及完工后对代建单位的奖惩做出了具体详细的规定。
在新模式运作和管理监督下,目前,占地20亩的秦皇岛老干部活动中心暨老年大学改扩建项目破土动工,经秦皇岛市造价公司和投资审核机构双重“把关”,工程投资由过去概算的5500万元降低到现在的45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