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川土地整理项目公开招标 看重投标人的综合能力
来源:
政府采购信息报
近日,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租田种菜的张老汉,叫上70多位当地村民,为自己种植10天的包菜新苗浇水。据介绍,该镇这片经过综合改造的中低产田,今冬有1000余亩冬闲田被集中起来,由村委会统一出租给蔬菜专业户,并种上了出口俄罗斯的订单越冬包菜。
几年来,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部门把改造中低产田、土地整理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立项和资金支持,先后改良了中低产田等近2万亩,使这些改良后的田地基本上形成了“路相通、渠相接、旱能灌、涝能排、灌溉自如、机耕方便”的标准化农田,贫瘠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2月22日,受灵川县国土资源局耕地开发管理中心的委托,广西鑫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代理机构)对其辖区内470多公顷的土地整理项目进行招标采购。
投资之前有全面的调研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了解到,包括南宁市江南区苏圩镇、桂林市的灵山县檀圩镇、灵川县灵川镇在内的等12个土地整理项目,已纳入广西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库。12个项目均属于重点项目,预计项目建设总规模13121.72公顷。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要求项目所在地的市、县土地整理中心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抓紧组织申报项目的规划设计和预算的编制工作。
而对于广西桂林市的灵川县等三个自治区级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采取了现场踏勘,还召开县、乡、村干部座谈会,采取田间、地头走访当地农民、听汇报,看档案材料等多种方法,并有针对性地提问等方式,对灵川县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权属管理进行全面的调研。
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灵川县国土资源局耕地开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灵川县项目开垦区建设的总体规划是改造完成辖区内大多数土地的管理工作,保证管理项目质量基本符合规划设计要求,实现该区在6°~20°坡面开垦的耕地,各地块均有排洪分水、防治水土流失的工程设施,符合水土保持与生态保护的要求。
此次项目的470多公顷土地,是灵川县土地管理的重要工程,记者从代理机构了解到,包括整个工程的土地管理、水利工程、田间道路施工等都将采用总价包干、包工包料的方式进行发包。项目建成之后,将进一步提高灵川县耕地质量,改善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形成“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旱能灌”的高效农田,从而提升农民经济收入。
看重投标人的综合能力
“整个项目涉及的施工内容很多,不仅包括项目区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还包括和土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建设,以及按规定完成的土地间的道路施工,相对来说,对于投标人的综合能力会有较高的要求。”代理机构负责人介绍。
在此次招标中,对于投标人的最低资质要求是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的土地开发管理公司(具有相应资格证书);或者是具备房屋建设工程、水利工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三级以上(含三级)资质。
“确保施工质量是前提,这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情,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它”。灵川县国土资源局耕地开发管理中心相关人员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