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QQ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热线:010-68703038
当前位置:环评项目
大冶有色金生铜业公司废杂铜综合回收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公示
招标编号:
开始日期: 2016/4/14
结束日期:
项目地区: 湖北
代理机构:

根据国务院令第*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和要求,我单位对大冶有色金生铜业公司废杂铜综合回收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进行公示,简本内容如下:

一.项目概况

  大冶有色金生铜业公司位于湖北省黄石市新下陆区大冶有色冶炼厂西侧的大冶有色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内。目前,金生公司采用竖炉+固定式阳极炉的“金生组合”工艺处理大冶有色电解铜残极以及外购的紫杂铜,年产阳极铜*0kt。金生公司通过异地新建废杂铜处理系统,替代大冶有色金生铜业公司现有的废杂铜处理系统。本项目拟建两套生产装置:一套倾动炉生产装置,处理高品位杂铜,设计规模为年产阳极板*0kt;竖炉+固定式阳极炉生产装置,处理大冶公司电解系统产生的残极,阳极板年生产量为*0kt。

  本项目选址于湖北省大冶市大冶有色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内,在大广高速东侧,大冶有色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园区内。本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杂铜打包车间、熔炼车间(包括竖炉、固定式阳极炉,倾动炉和双圆盘浇铸)、竖炉收尘系统、倾动炉收尘系统、倾动炉脱硫系统、空压机房,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辅助配套工程;配套工程包含尾气烟囱、循环水泵房、废杂铜厂区排班楼、废杂铜厂区综合管网、生产生活废水处理站、雨水收集池等。

二、产业政策

  拟建项目为废旧铜回收后提炼高纯铜项目,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实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第*号令)“鼓励类”,第九条“有色金属”第3款“高效、节能、低污染、规模化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1)废杂有色金属回收”,为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技术。

  拟建项目也不在《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年本)》名单中,符合《黄石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黄石市下陆区长乐山循环经济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

  拟建项目符合《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废铜再生利用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湖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等相关规划。

三、建设项目污染物产生情况的概述

  1、大气污染物

  拟建项目有1台*t/h的竖炉,采用天然气做为能源,在燃烧天然气过程中会产生含有烟尘、SO2、NOx、Pd、Cd、As的烟气。

  拟建项目共设2台固定式阳极炉,采用稀氧燃烧,以天然气做为能源,出炉烟气温度为*0~*0℃。2个固定式阳极炉烟气进入各自的急冷塔降温处理,温度降至*0℃以内,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NOx、Pd、Cd、As等。阳极炉排渣口、加料口、出铜口均设集气罩,*%的烟尘收集处理,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烟粉尘、Pd、Cd、As等。

  拟建项目倾动炉采用稀氧燃烧,以天然气做为能源,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NOx、Pd、Cd、As、二噁英等。倾动炉原料通过进料口进入炉内,投加过程中有少量粉尘产生,倾动炉排渣口排渣过程也有少量烟尘产生,倾动炉加料口、排渣口设置集气罩,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烟粉尘、Pd、Cd、As等。

  竖炉、固定式阳极炉、倾动炉进料口、排渣口进料和排渣过程有少量烟尘产生,未被集尘罩收集的废气会以无组织排放的形式在车间内扩散。废杂铜进入原料打包间进行机械压缩、打包作业,打包过程中,废杂铜因压缩、变形,附着在其上的粉尘、金属氧化物等脱落,形成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拟建项目共有4个主要堆场,原料原料的下料、搬运等过程,会有极少量附着在原料表面的粉尘无组织排放,产品托运等过程也会有少量扬尘产生。

  以上废气不经过处理直排大气,会影响环境空气质量。

  2、地表水污染物

  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有精炼系统循环废水、空压站循环废水、浇铸系统循环废水、地面清扫废水、办公生活污水等产生。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SS、NH3-N等,生产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总铜、总铅、总砷、SS等。

  3、声环境污染物

  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打包机、空压机、收尘风机、上料系统等设备有一定噪声产生,噪声源在*~*5dB(A)。

  4、固体废物

  本项目所产生的固废有精炼渣、残极熔炼布袋收尘、阳极炉急冷塔沉渣、废杂铜熔炼布袋收尘、倾动炉急冷塔沉渣、生产废水泥渣、脱硫石膏、办公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处理污泥等。

四、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加强物料运输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运输建筑材料和施工渣土的车辆应加盖防护罩,限制车速,出场车辆要冲洗,不得带渣出场;主要交通运输道路应经常洒水、清扫,减少道路扬尘污染;施工现场周围按规定修筑防护墙、防护网,实行封闭施工;施工现场禁止焚烧垃圾。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施工运输车辆尽量减少鸣笛;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时间,夜间禁止使用高噪声施工机械;对在强噪声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配备噪声防护用具,并按规定时限作业。

  (3)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生产线建设施工较集中,对各种生产废水,如机械、车辆的冲洗废水以及地面冲洗水等,应设计简易沉淀池进行初步沉降处理后回用施工场地。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由工程车辆集中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处理。

  2、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项目有1台*t/h的竖炉,采用天然气做为能源,竖炉烟气温度在*0~*0℃,经布袋收尘器收尘后,经*米尾气烟囱排空,布袋收尘效率按*%计,尾气满足《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标准限值后,通过*米烟囱排放。

  拟建项目共设2台固定式阳极炉,采用稀氧燃烧,以天然气做为能源,出炉烟气温度为*0~*0℃。2个固定式阳极炉烟气进入各自的急冷塔降温处理,温度降至*0℃以内,之后烟气汇合进入布袋收尘器净化,回收其难以回收的微细粒粉尘,收尘效率按*%计,尾气满足《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标准限值后,经*m尾气烟囱排放。风机电机采用变频调速,通过阀门控制、调节倾动炉和固定式阳极炉的风量和压力。阳极炉排渣口、加料口、出铜口均设集气罩,*%的烟尘收集处理,烟气经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收尘,收尘率按*%计,通过*米烟囱排放。

  拟建项目倾动炉采用稀氧燃烧,以天然气做为能源,作业周期为*h。尾气处理流程为:倾动炉→二次燃烧→急冷塔→布袋收尘器→风机→送脱硫。倾动炉出炉烟气温度较高,进入急冷塔,烟气在此与雾化水滴充分混合,初步去除烟气中部分酸性污染物(SO2等)及颗粒物,在此阶段,烟气迅速降至*0℃,有效的抑制了二噁英/呋喃类污染物的产生。之后烟气进入布袋收尘器收尘,净化后的烟气送脱硫系统处理。净化后的烟气,经风机送,与固定式阳极炉尾气一并,经*m尾气烟囱排放。倾动炉进料口进料及排渣口排渣过程有少量烟尘产生,倾动炉加料口、排渣口设置集气罩,*%烟气经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收尘,通过*米烟囱排放。拟建项目倾动炉尾气处理系统布袋收尘效率约为*%;脱硫塔脱硫效率约为*%,除尘效率约为*%;急冷塔抑制二噁英的生成,效率约为*%。

  拟建项目倾动炉车间卫生防护距离设置在*0m,其它无组织排放源卫生防护距离均设为*0m,在该距离内没有环境敏感点。

  (2)水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有精炼系统循环废水、空压站循环废水、浇铸系统循环废水、地面清扫废水、办公生活污水等产生。其中,精炼系统循环废水、空压站循环废水串级使用,用于对用水水质要求不高的浇铸系统、尾气脱硫系统等工段;办公生活废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于尾气脱硫系统;浇铸系统循环废水、地面清扫废水排入厂区废水处理站,经硫化物沉淀+压力过滤的物化处理工艺处理,用于浇铸系统、尾气降温系统,对铜、铅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率按*%计。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无废水外排。

  拟建项目拟建设规模为*m3/d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工艺为:调节池+厌氧池+二段接触氧化池+沉淀池。

  本项目生产主要污染物为铜、铅、镉、SS等非持久性污染物。拟采用硫化物沉淀+压力过滤的处理工艺,经处理后,铜、铅、镉等污染物去除率可达到*%,能够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3-**)相关标准限值。

  (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工程为含重金属危险废物处置工程,生产过程中各类含重金属水渗入地下,将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根据拟建项目可能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环节,结合拟建项目厂区平面布置图,将厂区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

  一般污染防治区:指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可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拟建项目一般污染防治区包括空压站房、原料打包房、成品堆场。一般污染区防渗要求:场地采用防渗钢纤维混凝土防渗,渗透系数≤*-7cm/s,防渗能力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9-**)第 ****** 条等效。

  重点污染防治区:指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不易及时发现和处理的区域或部位。拟建项目重点污染防治区为各生产厂房、循环水站、生产废水处理站、厂区物流道路等。重点污染区防渗要求:场地采用防渗钢纤维混凝土防渗,渗透系数≤*-*cm/s,防渗能力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7-**)第 ****** 条等效。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来源于风机、水泵等噪声源产生的噪声,声源强度在*~*5dB(A),针对不同噪声源采用隔声、消声、合理布理措施后,使声源小于* dB(A)。

  (5)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拟建项目产生的精炼渣、残极熔炼布袋收尘、阳极炉急冷塔沉渣、生产废水泥渣作为原料,进入大冶有色冶炼厂处理;废杂铜熔炼布袋收尘作为锌原料外售;倾动炉急冷塔沉渣含二噁英,作为HW*(*0-*5-*)类危险废物,交由具有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办公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均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拟建项目投产后,需对生产过程产生的脱硫石膏做固体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检测,鉴定采样应按照相关采样标准进行。鉴定结果如不为危险废物,则作为资源外售;如检测结果为危险废物,则根据危险废物类别,交由有相关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

 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①大气环境影响

  拟建项目完成后,根据工程分析,对该项目产生的废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后,拟建项目排放的TSP、SO2等污染物在预测范围内小时值、日均值及年均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限值要求;拟建项目排放的Pd、Cd、As、二噁英等污染物日均值满其相关标准,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

  倾动炉车间需要卫生防护距离设置在*0m,其它无组织排放源需要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均为*0m。该卫生防护距离内没有环境敏感点,但在卫生防护距离以内今后不得再新建居民、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

  ②地表水环境影响

  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有精炼系统循环废水、空压站循环废水、浇铸系统循环废水、地面清扫废水、办公生活污水等产生。拟建项目用水采用串级使用措施,精炼循环水定期排放的废水和空压站定期排放的废水均串级使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浇铸循环水系统和尾气脱硫系统;浇铸循环水系统定期排放的废水进入厂区废水处理站处理,去除总铜、SS等污染物后,回用于对水质要求更低的尾气降温系统(急冷塔),该尾水在急冷塔中被全部蒸发,产生的盐份,部分沉降于急冷塔塔底,部分随烟气进入布袋收尘系统;生活污水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可达到一级标准,回用于生产中;地面清扫水进入厂区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因此,拟建项目可做到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外排,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直接影响。

  ③地下水环境影响

  拟建项目对地下水的污染以间接污染为主,如粉尘降尘、车间地面不做防渗处理,则存在污染地下水的可能。因此,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必须立足于预防。本评价建议建设单位将厂区划分为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包括空压站房、原料打包房、成品堆场;重点污染防治区为各生产厂房、循环水站、生产废水处理站、厂区物流道路等。由污染途径及对应措施分析可知,项目对可能产生地下水影响的各项途径均可以进行有效预防,在确保各项地下水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车间环境管理的前提下,可有效避免拟建项目对地下水的污染。

  ④声环境影响

  根据现状监测资料,叠加后厂界噪声昼间和夜间未超过《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环境排放标准》(GB**8-**)中3类标准。

  拟建项目厂界外*0米范围内无居民敏感点,且与最近的居民敏感点有G*高速公路相阻隔,拟建项目运营期噪声对周边居民敏感点影响较小。

  ⑤固体废物影响

  拟建项目产生的精炼渣、残极熔炼布袋收尘、阳极炉急冷塔沉渣、生产废水泥渣作为原料,进入大冶有色冶炼厂处理;废杂铜熔炼布袋收尘作为锌原料外售;倾动炉急冷塔沉渣含二噁英,作为HW*(*0-*5-*)类危险废物,交由具有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理;办公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均交由环卫部门处理。拟建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在得到妥善的处理的情况下,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不良影响。

  ⑥环境风险

  本项目会使用氢氧化钠作为脱硫剂,但未构成重大危险源。本项目环境风险因素主要为氢氧化钠泄露、废气处理系统发生故障、管道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等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拟建项目除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外,应制订详细的紧急应变事故处置方案,可将事故的环境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六、公众参与方式

  (一)、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大冶有色金生铜业公司

  单位地址:湖北省黄石市新下陆区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联系人及电话:彭琼 *****5

  邮箱:****6@******

  (二)、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中南安全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南二路2号

  联系人及电话:程工  *7-****

  邮箱:cwthxy@*******

  (三)、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内容

  1、您对本建设项目的态度?

  2、您认为本项目对周边自然环境最突出的影响是什么?

  3、本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有什么影响?

  4、政府部门及建设单位就该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做好哪些工作?

  (四)、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

  公众以实名方式,通过电话、信函等向建设单位和评价单位提出具体意见或建议。


业主资料请登录后查看,若您还未注册,请先免费注册
温馨提示:如果您需要解决登录及其他问题,请与项目招标网客服中心联系:
咨询热线:010-68703090
销售热线:010-68703038
电子邮件:service@bid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