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委托我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号])的有关规定,现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况
1、项目名称: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项目
2、项目概况: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南宁市青秀区七星路*号,项目总投资**6万元。建设一栋医技综合楼,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包括包括急诊部建筑面积**平方米,门诊部建筑面积**平方米、医技科室建筑面积**5平方米、住院部建筑面积**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新增*3张床位。不设置传染病房、病理科。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施工期
⑴环境空气:施工期间扬尘粉尘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⑵地表水环境: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对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⑶声环境:在采用噪声强度较大的施工机械施工时,项目施工噪声会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将造成较大影响,施工噪声主要对周围*0m范围内造成影响。
⑷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影响。
⑸水土流失:若不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将导致新增的水土流失。
其它:项目施工对城市景观和人群健康的影响是轻微的,短期可逆的。
2、营运期
⑴环境空气:柴油发电机尾气、污水处理站恶臭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⑵地表水环境: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对水体的影响。
⑶声环境:柴油发电机、配套设备运行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⑷固体废弃物:一般固废和医疗废物处理不及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施工期
⑴采取洒水抑尘措施,在场界周围增设围栏,合理安排工期,尽可能提供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
⑵管理好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排放,设置临时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灌。
⑶合理安放施工机械设备,高噪声设备设独立隔声棚,加强机械设备的围护、管理,保证施工机械处于高效率的良好工作状态。
⑷及时收集、清理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2、运营期
⑴项目柴油发电机尾气由专用烟道引至楼顶排放,污水处理站恶臭采取脱臭装置等措施,汽车尾气经过大气扩散后对周围居民的影响不大。
⑵本项目建成后,生活污水与医疗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纳入江南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水达标排放对水体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⑶采取减措施后,设备运营噪声界贡献值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8-**)中的排放限值,项目周围敏感点背景噪声在叠加设备噪声贡献值后,其叠加噪声值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2类标准。
⑷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医疗废物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项目符合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建设造成的环境影响符合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同时,地块内总体布局合理,并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项目产生的“三废”在采取相应治理措施后,可满足相应的国家排放标准。只要建设单位能在本项目建设中认真执行环保“三同时”,具体落实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文明施工,从环保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查阅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在本公示发布后*个工作日内,到环评单位或建设单位查阅本项目的环评文件初稿。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范围:项目建设场地周围的居民及办公人员等。
2、主要事项:
①公众对本项目建设的主要态度;②周边现存主要环境问题;③项目施工期及运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④对本报告提出的环保措施的意见和建议;⑤其它要求和建议等。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1、请您在公示发布后*个工作日内,将您的意见或建议通过来信、来访、发邮件等方式反映给环评单位或建设单位。
2、联系方式
⑴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名称: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联系地址:南宁市青秀区七星路*号
联系人:汤工联系电话:*****8
⑵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评价单位名称: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环评证甲字第**号)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湖墅南路*9号
咨询及联系人:覃工联系电话:**-****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年5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