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施战辽 刘斌 报道 “‘十二五’期间,金华电网计划投资80.1亿元用于110千伏及以上项目建设,为金华市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支撑。”这是记者从金华电业局了解到的。
依据“十二五”规划思路,金华市部署了“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方向,深入推进浙中城市群发展”的发展战略,提出将浙中城市群打造成为浙江经济重要增长极,金华市新一轮大发展即将掀开帷幕。
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金华电业局踩准地方经济发展节奏,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明确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四一”城市群新布局描绘“十二五”电网蓝图。
立足“十一五”:奠定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金华市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始终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主导地位不动摇,全力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经过多年培育,工业强市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带动了电量的高速增长。2006、2007年金华电网全社会用电量分别增长16.1??、15.1??,最高负荷分别增长19.8??、16.5??。至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90.1亿千瓦时,最高负荷为311.3万千瓦;至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02.4亿千瓦时,最高负荷为341.1万千瓦。
2009年以来,尽管遭遇了诸多困难,但经过努力,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已走出低谷,成功实现恢复性增长,金华电网经济运行仍保持了基本平稳的发展势头。2009年,金华电网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19.5亿千瓦时,最高负荷为379.3万千瓦。据初步统计,2010年,金华电网全社会最高负荷达到427万千瓦,同比增长12.6??。
伴随着经济与电量的快速增长,金华电网规模也通过多年投资建设日趋扩大。截至目前,金华电网拥有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23座,110千伏变电站102座,初步形成了以500千伏电网为核心,以220千伏为依托,110千伏为骨干的网架结构,为“十二五”电网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描绘“十二五”:电网更加坚强
根据预测,金华“十二五”期间电力电量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2015年全市最高负荷和用电量将分别达到635万千瓦、350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9%、8.4%。
“十二五”期间,金华主网架规划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是以500千伏电网为核心,220千伏电网为骨干,优化调整220千伏主网架结构,保证电力的安全可靠消纳,加强电网互相支援能力,确保电网的安全可靠供电。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金华电网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500万千伏安、线路长度约606千米;新增220千伏变电容量600万千伏安、线路长度约750千米;新增110千伏变电容量525万千伏安、线路约892千米。
随着目标的实现,到2015年底,金华电网将有500千伏变电站5座,变电容量1225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总长度约1545千米;220千伏变电站35座,变电容量1458万千伏安,220千伏线路总长度约2495千米;110千伏变电站160座,变电容量1440万千伏安,110千伏线路总长度约2987千米。
依托新技术:电网迈向智能化
“‘十二五’期间,金华电网将继续加大科技成果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特高压输电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全寿命周期管理、电网节能技术、GIS设备使用、灵活交流输电技术、基于IEC61850通信协议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和微网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都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该局发展策划部负责人介绍。
金华电网着眼于今后5年乃至2020年的金华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以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构建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发展目标,制定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以及通信信息等七个环节的发展路线,形成了“规划试点、全面建设、引领提升”的三个发展战略阶段,切实推进金华电网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到2015年,将基本建成以超高压网架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体现金华特色的智能电网。
展望5年后的金华电网,特高压直流浙西金华站将建成,智能变电站得到全面建设,输电环节关键技术和装备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风电、生物质能气化直燃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及清洁绿色能源得到进一步推动,智能用电体系基本建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表)覆盖率达100%,电动乘用车充电系统网络基本形成……
金华局领导表示,将以电网规划为指导,全面推进电网项目前期准备,确保规划、计划和前期工作的有效衔接。同时,进一步巩固电力设施布局规划成果,建立和完善电力设施布局规划长效管理机制,有力推动金华坚强电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