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成都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地铁等重大工程建设的相继启动,客观上造成了成都中心城区在部分时段、部分区域有不同程度的拥堵。昨日,成都市政府召开第30次专题新闻发布会,市交委副主任张殿业表示:“尽可能地改善这种拥堵局面,给市民创造一个方便、快捷、良好的出行环境。”交管局副局长张先国表示,目前成都并没有打算出台单双号限行的政策。
优化公交线网 平均出行时间减少23%
“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战略一直没有改变。”张殿业表示,通过增加公交车数量、公交换乘免费、增设公交专用道等措施,公交基础设施和运行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让公交出行更快捷、更安全成了现在最重要的问题。
今年5月,成都启动了城区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工作,对快线截弯取直、减少左转;均匀分布干线线路、减少重复线路;增开支线公交、提高线网覆盖率。目前线网优化方案已初步形成,计划分三阶段在2010年5月底前实施完成。优化工作完成后,城区公交线网的综合运行速度将提高16%,乘客平均出行时间降低23%,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由80%增加至90%,公交车辆在主干道上的左转弯平均每天减少17000多次。
根据整体优化方案,第一阶段的公交线网优化工作已启动实施,其中13路、156路、517路等13条线路已于今年8月完成,9月15日起还将实施51路、43路等线路的调整优化和提档升级,其中1、51、52、58、81五条线路将按照运行线路80%以上为公交专用道、统一配置大容量车型、高峰时段发车频率3~4分钟一班的标准升级为公交快线,线路走向不作调整。另外还将调整43路、904路等线路走向,暂停307路等线路,并新开行50路公交线路。预计第一阶段优化工作于今年10月15日前完成。
“杀伤力太大”目前不打算单双号限行
“公交专用道和单行道等方式将继续推广。”交管局副局长张先国说,还将加大路面巡查力度,并加大对重点车辆的监控。他同时表示,目前成都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但并没有打算出台单双号限行的政策,“杀伤力太大了,目前没有打算出台这样的限行措施”。
今天的麻烦是为了明天的方便
修建地铁改造道路带来交通阵痛,民警呼吁自驾车市民尽量采用公共交通进入成都中心城区
网络调查显示,不少成都市民认为,重大市政工程是造成成都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以后城市交通更加畅通,成都正修地铁、改造老旧道路,这些重大市政工程,势必给交通带来“阵痛”。市交管局科规处民警表示,希望市民特别是开私家车出行的市民对城市建设带来的交通“阵痛”给予理解。原来自驾车出行的,尽量乘坐公共交通进入中心城区,减小中心城区的拥堵。
迎晖路人民南路年底完工
片区交通将转好
市交管局科规处民警介绍,目前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人民南路,迎晖路,城际铁路桥加宽改造,双林路改造等工程,都加剧了交通拥堵。今年下半年,川陕路、老成渝路、老成灌路等工程陆续施工,城东、城北片区交通面临巨大压力。
作为成都新客站重点配套工程,迎晖路8月13日首日封闭施工,每小时流量高达3000多辆的机动车都被迫改道绕行,给附近万年场、槐树店、东大路片区的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不少市民上班受到影响。迎晖路全封闭施工,并且一直持续到年底。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迎晖路封闭施工之前就预料到肯定会对交通产生影响,但由于其建设工艺等原因只有全封闭施工。
人民南路由双向6车道改为双向8车道,施工造成交通分流,对南大街-永丰路和红星路一线,对一二环的连接道路都有交通影响。今年改造完工后,这些车流将回到人民南路,就会缓解片区内的拥堵。
主城区面临堵塞临界点
连续循环体系缓堵
位于羊市街西延线的蜀汉东路的地铁2号线羊西二环站9月4日开工,总工期约18个月,实行全封闭施工。主体打围后将占用蜀汉路二环路化成路口与同善街交叉口之间整个道路范围,围挡两侧只能留出3~4米的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
蜀汉路打围处高峰期车流量约5300辆/小时,施工给羊西线的蜀汉路及周边道路乃至整个西门片区的机动车交通带来很大影响。为了缓堵,有关部门制定了新的交通组织保障方案。驾驶员对新的交通组织还不大适应,相信适应后,交通拥堵能缓解。
据市交管局科规处民警介绍,目前成都主城区的交通正面临新一轮的拥堵局面,整个出行交通已到了一个堵塞临界点状态。为缓解交通出行堵塞压力,交管局建立连续循环交通体系。从8月20日起,少陵路、胜利新村、金房苑西路、荷花池片区、青石桥片区、化成片区、玉林芳草片区、高新区西区外国语学校片区实施单向交通组织方案。
统筹规划市政重大工程 短痛为了不长痛
相关部门采取了多个办法减轻交通“阵痛”:市重大办暂停了双庆路、建材路等三条道路改造,成洛路改造工程也暂缓实施主车道改造,加快双林路的改造进度。成都铁路局新客站建设指挥部将打通片区内4条断头路,市路桥公司将对成渝立交桥底层进行改造、增设信号灯。
有车族高先生认为,市政重大工程密集施工,容易给交通造成剧烈“短痛”,建议根据实际交通情况科学安排建设进度。而没有私家车的刘女士则认为,市政工程本来就是为了交通更顺畅,与其“长痛”不如“短痛”,遇到施工造成交通拥堵的情况,有车族应该自觉地绕行或暂时乘坐公交车出行。就像地铁站的标语说的,“今天的麻烦是为了明天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