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QQ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热线:010-68703038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我国应勾勒闲置房变公租房路线图
来源: 三秦都市报 作者:

 政府就地取材,把闲置房组织起来,定向“批发”出租,就是一次简便易行的公租房之旅。记者昨天从北京大兴区了解到,该区正酝酿保障性住房新举措。在亦庄开发区新扩的12平方公里范围内,几乎一半的农民回迁房面临闲置,而伴随产业园区的扩展,作为“夹心层”的园区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需求持续扩大。如何既保障失地农民长久生活,又能解决亦庄新城产业员工住房?(10月25日《京华时报》) 
 

  应当说,北京大兴区政府的管理思路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通过集中管租赁,让闲置回迁房“变身”公租房,一下子能盘活7000套住房,这不仅能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从长远来看,也能给失地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有利于他们过上稳定的生活。

  值得欣慰的是,大兴区的模式,有望在北京全市推广开来。在笔者看来,大兴区的模式,不应只局于首都北京,应变成神州模式,国家层面很有必要,尽早勾勒出闲置房变公租房路线图,中央给予一定的制度优惠,让全国的闲置房尽快盘活起来。

  因为,尽管在今年6月份,住房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但是仅靠国家划地、破地动工以重新建设的模式,公租房在短期内的供应数量不会很大。在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下,基于成批建造公租房有可拉低房价的顾虑,地方政府对公租房建设的动力不会太强。在保障房建设方面,地方政府从未真正出过力,譬如,全国人大去年年底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央预算安排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截至去年8月完成率仅为23.6%。中央预算下的建设进度还犹如蜗牛爬一样,更何况是资金更窘迫、土地财政依赖性更严重的地方政府了。

  更为严重的是,现在商品闲置房数量庞大,给国家宏调控带来极大难度。据社科院城调队调查显示,中国660多个城市现有连续6个月以上电表读数为零的空置房6540万套。6540万套空置房意味着什么?按每套房供3人居住匡算,这些空房可居住近2亿人。而在1999-2008年这个城市化加速上升的10年中,我国城市非农人口总共也只增加2亿人左右。换句话讲,目前全国660多个设市的城市的空置房总量可以满足我国10年的城市化进程所需。

  倘若把现有闲置房,即便是其中的一部分变成公租房,不仅可以解决我国庞大群体的住房问题,也能房价趋于合理。至于如何将具体的闲置房变公租房路线图:一方面则是由政府出面组建专门的房屋租赁公司,或者扶持房地产公司成立房屋租赁公司,二者把市场上的闲置房吸收起来,共同来发展房屋租赁事业。

  与此同时,借鉴国外成功做法。在新加坡等地,政府出面收储房屋租赁市场上的存量房,转租给中低收入人群,已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系统可供参考。其中,大部分国家以税收优惠、贷款担保等形式,在税收方面,主要通过减免物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方式鼓励房东出租自有房屋,而对于那些较难出售的老旧房屋,政府一般通过信贷方式收购,经过维修后租给低收入人群。在财政上基本做到投入不大、效益不错。我国也不妨通过税费减免,提供金融服务等政策倾斜的方式,来重点扶持一批房屋租赁公司,使其轻装上阵,尽早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或者用政策优惠方式,将闲置房纳入政府管理,变成公租房。

  当然,除了租赁渠道外,还可以在房屋建筑结构和性能上,动脑筋,想办法,譬如将位置适宜的闲置房改造成“学生宿舍(公寓)”,“老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