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朱忠东 报道 11月4日,经过福建漳州市新农村电气化验收小组的实地检查验收,漳浦县石榴镇、长桥镇、湖西乡正式跻身“新农村电气化乡(镇)”。至此,漳州市“十一五”期间共建成33 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全市今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任务也已提早完成。
“这3个乡(镇)的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总投资635万元,共惠及6300户用电客户,彻底解决了配电线路‘卡脖子’和高峰负荷紧张问题。”据由漳州市经贸委、发改委、规划局及漳州电业局等多家单位组成的验收组有关专家介绍,2010年漳州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目标为1个电气化县、10个电气化乡镇、81个电气化村;截止9月底,已完成1个电气化县、10个电气化乡镇、91个电气化村的建设工作,提早并超额完成了任务。
今年,漳州市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呈现以下新特点:一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所在地之一的书洋镇、著名的“茶乡”仙都镇等先后建成新农村电气化乡(镇);二是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东山县马銮村开展了农网智能化试点。
目前,马銮村配网已达到线路绝缘化、开关智能化、变台区可视化、客户抄表智能化、远程化,并实现三级漏电保护;三是云霄县创建2010年新农村电气化县,已在全省第一家通过省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的预验收;四是漳浦县高度重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至2010年已有8个乡镇通过新农村电气化乡(镇)的验收,为2011年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县打下扎实的基础。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期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最后一年。为此,漳州电业局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于年初就分解下达了年度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目标,按照各个时间节点,制定倒排计划,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与此同时,该局还积极开展“电力服务进农村”系列活动,普及用电常识,引导广大农村百姓科学用电、安全用电;积极创新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优化营业和服务流程,公示监督电话,摆放意见簿,投诉箱及客户意见收集卡等,让农村百姓真正用上安全电、优质电、放心电。据悉,“十一五”期间,漳州市共投入新农村电气化建设资金11218万元,共建成4个新农村电气化县、33 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323 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目标,有力的支持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漳州市有关部门正结合新一轮的农网升级改造,着手开展“十二五”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规划。 (朱忠东 尹善蕾 郑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