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深圳市住建局官员透露,深圳今年推出供出租的保障性住房,有超过一半的房子没人承租,但销售却十分火爆,似乎廉租房又不符合真正需要保障人群的需求。
深圳保障房建设的五年规划中,目前仅完成任务不到十分之一,分析人士指出,政府建设保障房的动力不足,也缺乏真正的协调机构,保障房计划实施很困难。
5年规划完成不到1/10
在以“租”为背景的前提下,保障性住房的出租情况遭遇冷落,而销售却十分火爆,这又是继经济适用房出现有钱人扎堆购买后的尴尬。
对此,市政协常委张曙光表示,关键原因是现在保障性住房的出租价格较高,甚至比关内较远地带普通房子的租价都要高。
城管局的一人士向记者透露,深圳市盐田区情况是,根本没有新建廉租房,政府是把一些旧房子,如过去建的福利房,东拼西凑拿来出租,没有形成整体,都是很零散的,价格也不低。
保障房的实施远没有计划的好。《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提出,深圳“十一五”期间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14万套,建筑面积约770万平方米,用地2平方公里。但截至目前,在安排建设的71个项目中,已竣工项目10个,总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只有60%的项目落实了地块红线,签订了土地使用合同。也就是说,对于14万套保障性住房的计划,尚有40%项目的用地存在问题。
住建局副局长洪海灵说,部分项目用地存在收地、征地、拆迁问题,深圳未来可供建设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一些土地不具备建房条件,而保障性住房要求用地选址需符合交通便利、环境配套到位等条件。
深圳市国土局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锋告诉记者,因为保障性住房从土地整理到建设完成周期大概需要三年,不论是国家还是深圳市政府都是从2007年才正式下文,提出住房建设规划,深圳的保障性住房也是从2007年才开始动手,所以最快建成也要等到2010年。
在过去的两年间,深圳面向社会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保障性住房近9000套,完成计划不到1/10。王锋解释,这是2006年规划之前就开始动工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