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QQ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热线:010-68703038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800亿诱惑 浙江台州大石化绕路“大跃进”
来源: 中国经营报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审慎布局浙江,壳牌中国首个合资炼化项目前景不明
  
  尽管至今还未能拿到国家发改委的“批条”,但在浙江台州,一个总投资将高达800亿元的超大石化项目的圈地还是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除了这诱人的800亿元投资,还有壳牌、中石油、卡塔尔石油这一块块的“金字招牌”。
  
  这是一个规划中由上述三家企业共同投资,包括10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炼化的超大石油项目。台州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徐贤军向记者透露,今年6月,这个超大石化项目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但截至记者发稿日时,尚未有正式回复。
  
  然而,圈地的工作却已经在悄然进行,尽管还未等到国家发改委的立项“批条”,台州市金清镇黄礁涂的土地早已被从当地村民手中“收回”,为价值800亿元的超大石化项目备好用地,台州市发改委办公室副主任管宏爽对这个时间差似乎并不感到奇怪,他的逻辑是,如果投资方考察时连地都看不到,怎么相信当地的投资环境?
  
  这又是一个绕路大跃进的石化项目,尽管在国家发改委的立项当中,这一切尚无定数,但是在区域竞合与政绩考核的年代,中规中矩的等待永远不是最好的办法。于是,在号称中国内地最东端的城市台州,正在努力变成一座石化城,尽管那里东临一望无际的大海。
  
  无立项 台州“开建”石化城
  
  没有国家发改委的“批条”,但这似乎并不影响金清镇成为未来台州石化之城的核心。
  
  从台州机场所在的路桥区乘车赶往金清镇需要一个多小时,黄礁涂围垦区就在镇东南10多公里的东海海岸线上。
  
  “2008年初快到春节时,村里让去领补偿金,我们才知道整个村的滩涂地一年前就被廉价卖掉了,据说最后的买家可能是中石油。”2009年10月15日,金清镇白果村村民张云来指着眼前被三座海岛村环绕起来的一片小港湾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这就是台州市计划引入大石化项目的核心厂址所在地——黄礁涂,该围垦工程需要征用海胜、白果、白沙、长大古、黄海5个海岛村的滩涂。
  
  眼下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就在不远处黄礁涂围垦I标工程项目经理部的院落前,竖立着一块很明显是招商广告牌的大型钢架,被台风撕碎的塑料布上依稀可见“浙江台州”和“石化项目”的字眼。
  
  “围垦工程至少还要两年才能做完,现在这块地方还没有确定用途。”上述项目经理部一位经理向记者透露,尽管还未开始做“三通一平”,但只要中石油的石化项目确定落在这边,“是可以边开工边围垦的”。
  
  据了解,黄礁涂围垦工程肇始于2006年台州市路桥区掀起的一场大规模的“围海造地”运动,当时列入围垦工程的共有近6万亩滩涂,计划到2010年全部完成。为了筹集围垦工程建设资金,路桥区政府曾尝试过将部分土地转为工业用地,通过公开方式面向社会预订工业用地转让优先权的方式。
  
  黄礁涂围垦工程就是当年被推向市场面向工商业招商引资的项目之一,招商的目标是建立“渔港经济区”,最后确定由民营企业九鼎建设集团投资3.58亿元实施该工程。
  
  “当时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在全区范围内收回浅海滩涂使用权证,整个垦区1万多亩滩涂是归这三座岛上5个村子集体使用的,但开发商(黄礁涂围垦开发公司)2006年9月背着村民只跟这些村的村委会,实际上就是村委会主任本人,签了拆迁补偿协议。”张运来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当时金清镇政府向路桥区和市里、省里上报的名义是“扩大水产养殖,统一集约化经营”。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当地政府就违背了初衷。2007年9月,台州市经贸委发布了台州大石化项目及配套工程的招商资料,其中明确标明,“台州百万吨级乙烯项目核心厂区选址在黄礁涂区块。”
  
  “围垦的滩涂确实是用于商业用途,将来会作为新经济发展中心,但在各方面配套设施没有到位之前,可暂时进行水产养殖。”这是当地村民听到的有关部门对此“操作”的解释。而按照台州市发改委办公室副主任管宏爽的说法,投资方比如中石油或者壳牌,来考察时如果连地都看不到,怎么会相信当地的投资环境呢?
  
  不过,壳牌(中国)有限公司一位中层向记者透露,由于金融危机和全球战略调整,壳牌集团在最近一段时间可能考虑“暂缓在台州的投资”。记者致电壳牌(中国)新闻发言人栗陆莎,她表示没有听过上述说法,不过目前该项目的产品范围和项目选址都尚未最终确定,“三方在继续推进联合与可行性研究工作”。
  
  绕审批 大石化曲线跃进
  
  “就整个浙江省来说,台州的经济规模一直不如温州和绍兴,当地政府对大石化项目冀望很高,希望借此一举超越前两者从而名列浙江第三,仅次于杭州和宁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一位研究区域经济的教授告诉记者。
  
  浙江省显然也意识到地区平衡发展的客观需要,于是在2007年5月中石油与浙江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时,就明确大石化项目选址台州。中石油与台州方面希望这两个项目能够在“十一五”期间进国家规划的“笼子”,在“十二五”期间正式动工建设。
  
  据知情人士透露,台州方面与中石油事实上早在2005年就开始接触,起初中石油对在台州建设1000万吨炼油项目和100万吨大乙烯项目心存疑虑:一方面由于台州并非原油产地和进口地;另一方面考虑到台州受土地面积制约,能否为大石化项目“腾挪”出建设用地。
  
  2005年4月,台州市路桥区政府突然发布了一则通告称,黄礁涂围垦开发工程建设已获省级有关部门批准,要划出1.2477万亩(831.8公顷)的围垦区。这份通告并未公布该区域的实际用途,只是要求围垦区及其周围不能再“擅自发包(续包)滩涂、养殖水产”了。
  
  按照2002年初开始施行的《中国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填海50公顷、围海100公顷以上的项目用海,以及不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700公顷以上项目用海,须报国务院批准。为了避开这一规定,围垦工程在实际报批时,面积已被修改为1.02万亩(681.6公顷),用途为“水产养殖”,即未改变海域用途。
  
  于是,黄礁涂围垦工程顺利地拿到《围垦许可证》,并在2006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当年正值沿海各省份“围海造地大跃进”的时候。黄礁涂围垦工程被列入浙江省创造围垦“新速度”的规划之中,成为台州市向外界展示投资环境的一个窗口。
  
  2007年6月,台州市政府委托中石油规划总院编制《台州市石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后者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中包括“黄礁涂近期为石化启动区块,远期为大港回涂,并建议按照开发区模式进行管理”,另外还希望“明确黄礁涂及周边围垦区由谁投资,并确定围垦后的土地价格”。
  
  “(金清)镇政府跟九鼎建设集团协商,要求后者有偿转让该地块的开发权,据说当时九鼎想赚1亿元,镇里不同意。”知情人士透露,经过一番讨价还价,2008年年底,围垦后的土地开发权转了一圈终于又“回”到了当地政府手里。
  
  即便此时,这块等待出让给中石油的土地,依然还“保留”着水产养殖用途。据了解,依照有关规定,滩涂围垦如果用做“水产养殖”,省级政府里会给予当地部分补贴;反之若用途为“建设用地”,则当地须上交国家数额不小的使用金。
  
  据了解,仅2008年一年,中国改变海域用途的面积就达22.5万公顷,国家征收使用金58.9亿元,是2007年征收总额的两倍,而海域使用金征收额超过7亿元的省份就有浙江。
  
  很显然,“隐身”水产养殖用途的黄礁涂不在此列。“滩涂周围基本没什么人居住,只要大石化项目确定落户台州,我们肯定会依法变更土地用途。”台州市发改委办公室某领导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