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南京。“500千伏跨越长江O型双环网架、江南江北220千伏双环网、110千伏辐射互联、10千伏手拉手”的坚强电网体系,正勾画出金陵古都的世纪新颜。电网的每一步发展都促进了南京经济的跨越,南京经济的每一次腾飞,都促进了南京电网突飞猛进的飞跃。
回首,已百年。1910年10月3日,我国首座官办公用电厂金陵电灯官厂,燃起了中国工业文明的希望之光。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这座电灯官厂实现了我国电力工业史上的一个个创举,被誉为“首都的眼睛”供电线路总长783公里,拥有当时全国电压等级最高、最长的66千伏京龙线和中央门配电站。1932年9月22日,长江上第一条13.2千伏过江电缆告竣,南京电网奏响了“天堑变通途”的世纪交响。
新中国如日东升,让羽翼未丰的南京电力工业从沉睡中醒来,一批35千伏、66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相继建成投运。至50年代末,南京电网从13.5千伏提升到35千伏和110千伏。市辖各县建成的35千伏供电网络也相继投入使用。
有一种信念,叫风雨无阻。即使是十年浩劫,也没能阻滞南京供电人勇往直前的决心。南京电网建设在不断突破和创新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和施工安装的第一条110千伏高压充油过江电缆,南京第一个城区110千伏变电站、第一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闻名全国的220千伏“热燕”双回路跨江线,均在此期间建成投运。110千伏取代66千伏成为南京主要输电网,并辐射至市辖县。1978年,燕子矶长江大跨越,以195.5米、当时全国之最的高度,阅长江胜景于天堑,眺龙盘虎踞于石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六朝古都焕发出全新的活力。1988年,220千伏大定坊-莫愁湖输变电工程的投运,南京地区形成了220千伏“C”型环网。同年10月,力尽十年之功,将最后一条非标准电压13.2千伏中兴线转为10千伏供电。至此,南京形成10千伏-400伏配电网络。
“九五”之初,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南京电网出现了有电“受不进、供不出、用不上”的结构性困难。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及时提出了“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明显改善,三年基本解决”的“金龙计划”。
1996―1998,南京供电人风雨兼程,忘我奋战,共建成50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31座,新增变电容量224万千伏安,使南京电网迈入了超高压、大电网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底,220千伏下关变电站投运,南京22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从此形成双环网。“金龙计划”的实施,让南京人彻底挥别用电紧巴巴的日子。据统计,1995年,南京夏季用电拉路限电达2928次。“金龙计划”实施当年的1996年夏天,猛降至28次。
在成绩面前,南京供电人没有自我陶醉,又展开了新的跨世纪三年电网建设的宏伟蓝图,共投资28.8亿元,实现以500千伏变电站为支点、城区220千伏双环网供电的格局。南京城日新月异,需要高压输变电工程在核心位置的支撑。2001年,地处市中心繁华地段的220千伏大行宫输变电工程的投运,实现了这个战略目标。
坚强的电网,同样让农村绽开了笑颜。六合县乌鱼州的村民至今还记得,是南京供电人让他们在1996年结束了油灯的历史。全南京市的5县4郊都还记得,1996年底,扶贫通电工作全面告捷,农网落后于城网的局面出现了历史的拐点。
每一次跨越,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是南京电网事业发展的全新乐章。2007年7月19日,南京首座程序化操作的智能化220千伏富城变电站投运。同年12月4日,南京500千伏三汊湾龙王山变电站双回输电线路工程正式建成投运。至此,南京500千伏电网结构完成了由“C”形到“O”形的转变,南京成为全国首个500千伏双环网供电的省会城市。“500千伏跨越长江O型网架、城区220千伏双环网、110千伏辐射互联、10千伏手拉手”的坚强电网体系,唤醒了长江的礁石,扮靓了城市的夜色。
梦想仍需再跨越。从2008年开始,南京电网建设踏上了“两型一化三新”的征程,南京供电人努力建设和谐、创新、节约、环保、安全、稳定的坚强电网。
2008年5月,110千伏马台街、萨家湾、虎踞路、龙江、南湖、上海路、长江路、大光路八大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全面竣工,部分解决了老城市新建变电站的困难,闯出了老城市电网建设的新思路之一。2008年9月,南京首座“两型一化”的110/20千伏九乡河变电站顺利投运。2008年10月,南京商业中心地段110千伏淮海路变电站的建成投运,扭转了南京主城区8年未建成变电站的被动局面。安品街、厚载巷……越来越多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两型一化”城区变电站陆续出现在南京地图上。设备的先进与设计的精心,让“与居民为善,与环境和谐”的城区变电站建设目标,在南京供电人的努力下,成为了现实。
“十一五”期间,电网建设总投资134.3亿元,投资占电网总投资60%比例以上,其中500千伏投资25.8亿元,成为省会城市中坚强电网领跑者。
如今,新思路正引领南京供电人立足电网技术新高地。智能电网这一新课题的研究与开展,让南京供电人在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全省首座电动汽车充电站迈皋桥充电站的建成,使得电动公交车开始在公交游1线上示范运营。市政府与省公司签订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合作框架协议、配电自动化试点项目建设方案、智能电网科研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居民用电信息互动和小区“多网合一”的智能服务……南京供电公司的电网发展一项项举措,翻开了节能减排的新篇章。
展望“十二五”,南京电网将演奏出更加回旋跌宕的交响。以特高压为支撑的坚强输电网和灵活配电网,将见证并有力地支撑南京地方经济的飞跃式发展。特高压电力将被引进,500千伏双环网会得到进一步发展,220千伏江南主城核心双环网、江北环网还将加强,“三片五环”的220千伏主干网架也会出现在南京的版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