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年供电量突破“50亿”
来源:
开封日报
作者:
临近岁末,开封供电公司迎来里程碑时刻――截至11月21日24时,该公司年累计供电量达到50.1312亿千瓦时,首次突破50亿千瓦时,创下开封市供电事业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市政府向该公司发来贺信。
数字的递增 发展的跨越
供电量历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温度计”。因国民经济滞后,开封市年供电量曾长期在低位徘徊。伴随着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开封市用电需求渐入佳境:2005年,开封供电公司供电量突破30亿千瓦时;3年之后的2008年,该公司供电量突破40亿千瓦时。
数字递增的背后,是开封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写照。
“十一五”期间,开封工业历经了由弱到强的转变,一批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相继涌现,去年又有两家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企业百强榜。统计表明,2005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为550家,当年完成工业增加值仅为75亿元,目前这一数字则上升为1200家,今年有望完成工业增加值260亿元。预计今年将有部分企业实现年产值30亿元以上,年产值目标直指百亿元。
开封供电公司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己任,在省电力公司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超前规划电网建设,当好“电力先行者”,促进了我市供电事业的大发展。
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开封供电公司的电网投资逐年递增,仅2008年以来就增加十几亿元,几乎是前3年的总和。“十一五”期间电网建设规模相当于在“十五”末的基础上再造一个开封电网。特别是2009年7月,市政府与省电力公司签署共同推进开封电网发展框架协议,省电力公司计划4年投入23亿元,用于开封电网发展,掀开了开封电网发展的新篇章。
记者从开封供电公司发展策划部了解到,目前,开封市共有8个产业集聚区,他们针对每个产业集聚区的实际,根据报装容量和负荷预测分别制定了相应的电网建设规划,并为每个产业集聚区留有充足的“电力空间”。其中,在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现有的110千伏光明变电站为一期工程,可满足其两年内的用电需求,如二期扩建可确保至少3年用电无忧。在此基础上,如果该产业集聚区出现负荷快速增长,他们还计划新建110千伏唐村变电站等输变电工程,形成多点供电格局。
受此带动,工业供电量持续走出“牛”势行情,成为名副其实的“龙头电力指标”。仅今年以来,市区就新增报装容量23.22万千伏安,折合用电量为25412万千瓦时。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这一过程中,开封市社会用电总体需求亮点纷呈:在今年前11个月供电量增长的主要因素中,除工业用电量外,农、林、牧、渔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4.62%;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8.47%;城乡居民用电量也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尤其农村居民生活用电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3.26%。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国家保增长、保民生政策的拉动下,开封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创新增加“含金量”
在即将过去的2010年中,受全国范围内电力供应紧张形势的影响,开封市供电量能够累计突破“50亿”,实属不易。开封供电公司围绕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使供电量超“50亿”更具“含金量”。
面对不利因素,开封供电公司今年以来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相继开展了“情暖中原 度冬保电”百日会战、“三节约”、“三基”管理和“金话筒”优质服务等系列活动,主动超前服务客户,确保了供电量快速增长。
该公司加快电网建设,完善电网结构,建成投运13项迎峰度夏工程,解决了高峰时段用电“瓶颈”问题;主动上门服务,对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用电提前分析规划,全程跟踪服务。同时,帮助用电大客户制订详细的增容改造方案,开辟电力服务“绿色通道”;对新增负荷项目专门成立服务小组,确保企业及时用上电、用好电;强化停电检修的全过程控制,制定完善了《停电管理考核办法》,将涉及停电的各个环节纳入考核内容,制定专项工程项目的标准化作业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各类停电造成的电量损失;大力开展带电作业和“零点工程”,今年以来,带电作业和“零点工程”实施率同比提高11%;提高主、配网故障反应速度,缩小停电范围,提高故障抢修效率,实现了配网平均故障处理时间同比减少0.2个小时,主网同比减少1个小时;开展客户电力设施延伸服务,为重点企业建立客户档案,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充分发挥95598客户服务系统功能,坚持24小时故障报修,严守服务承诺,为全市城乡生产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的可靠和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古城开封在发展的道路上历经了无数次“首次”,而“50亿”再一次展现了工业强市战略的魅力。然而,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仍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开封市社会供电总量在全省仍处于下游水平。因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牢牢抓住国家和我市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带来的机遇,因地制宜,努力围绕科学发展做文章。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够在“50亿”之后迎接一个个新的惊喜,开封复兴的步伐才会迈得更加坚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