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QQ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热线:010-68703038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电力托起腾飞路
来源: 作者:

到2010年,全市用电量达到110亿,最大负荷可达1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建设一座500千伏、容量为2×1200千伏安的变电站……这是五年前,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为“十一五”吕梁电力发展所作的宏伟规划。

五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电灯以几何级数的增长方式、成千上万遍布吕梁大地,夜幕降临而整个城市依然灯火通明,一条条高架的银线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血液”……吕梁电力的蓬勃发展让上面的数字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电源:规模翻番保障有力

纵观“十一五”,吕梁的电源建设,需要铭记的实在太多。有一个日子,人们尤其不会忘记。

那是2007年9月19日,中阳县贾家湾村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吕梁历史上首座500千伏变电站在此隆重奠基。这是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吕梁电源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变电站建在吕梁,意味着500千伏主干电网落户吕梁,意味着吕梁电网结构的增强,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也标志着北起朔州,经古交、吕梁至运城稷山的山西500千伏骨干网架南北第三通道初步形成。经过近15个月的紧张施工,吕梁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终于在人们的期盼中顺利启动送电。而且,该工程的投运,也为今后吕梁新建大型电源点的就近接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7年12月30日零时,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全国首例60万千瓦以上机组EPC总承包模式建设项目――柳林电厂二期工程2×60万千瓦发电项目三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紧接着,该项目四号机组在2008年元月也投入运营,两台机组年发电量为81亿度,彻底改变了我市常年外购电的历史。

电力,曾经是吕梁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今天的吕梁已经成为山西这个发电大省重要的电源点。五年来,我市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加快本市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柳林电厂三期扩建工程、兴县和石楼两座2×60万千瓦、离石2×30万千瓦热电联产以及交城、岚县两座2×3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等重大电源项目,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218.9万千瓦,是五年前的6.5倍。同时,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我市加快了坑口电厂的建设步伐,转中煤、矸石和高炉废气为电能,并鼓励企业建设煤气、瓦斯、矸石发电等自备电厂,为打造吕梁煤电基地夯实基础、开辟通道,全面实现用电大市向电力输出大市的历史性跨越。

电网:快马加鞭亮点频闪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惊人的“吕梁速度”。而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电力发展也实现了“五年规划三年完”的目标。

2006年6月13日,山西省电力公司与吕梁市政府《关于共同推进吕梁电网建设发展会谈纪要》的签署,掀开了政企通力合作、共谋电网发展的崭新一页。

2006年12月,文水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首次使用GIS组合电器新技术,实现了吕梁电网建设史上“同类工程建设工期最短、采用技术最先进、站区占地最省、一期规模最大、网架最合理”的五大突破。

2008年11月,岚县220千伏变电站顺利投入运行,岚县电网结束了仅靠110千伏供电的历史,吕梁供电分公司“平川四县市和岚县各拥有一座220千伏变电站”的电网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此外,山西中南部电网解环工程的配套项目汾绵I回线Ⅱ接孝义站工程,交城石侯、孝义城西等4个新建110千伏工程和文水龙泉和胡兰、汾阳白石等110千伏变电站增容、升压工程全部建成投运。同时,奈林、北张、离石等6个110千伏站老旧设备完成了改造工程。

这一个个亮点向人们昭示:进入新世纪,吕梁电网发生了跨越式发展。据介绍,仅2008年,吕梁供电分公司售电量就完成70.14亿千瓦时,全市最大用电负荷为105.76万千瓦。

针对农村电网老化、输送技术落后、分布格局不合理的情况,我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实施了农网改造工程,共改造用户395821户,使农村低压用户改造率达到了95%以上,电压合格率达到98.45%,农业人口年均用电量每年递增近10%,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一根细线,点亮了万家灯火,也照亮了群众脱贫致富之路。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五年,是吕梁电网建设史上投资最大、电压等级最高、涉及项目和投产容量、公里数最多的时期,也是吕梁电网建设与发展史上的“黄金期”。期间,全市完成电网建设投资近30亿元,电网规模比2005年增加一倍以上。建成了吕梁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柳林电厂500千伏送出工程。完成了岚县、大土河、胜溪、广兴、孝义220千伏输变电及增容工程项目11个。新建和增容改造110千伏输变电项目26个??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430.55万千伏安、线路1435.6公里。3座220KV和4座110KV变电站正在建设中。初步形成了以500千伏电网为主电源、220千伏电网为骨干支撑网架、110千伏及以下电网为基础的分层分区供电新格局。

电力:锦上添花再赢赞誉

2009年6月,吕梁东辉焦化煤气有限责任公司新上年产10万吨甲醇项目完工,具备生产条件准备试车,但同期自建的110千伏配套线路和变电站尚需3个月才能竣工,企业领导一筹莫展。获知此事后,吕梁供电分公司领导亲赴现场办公,积极协调各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为企业接火送电。东辉公司副总经理孙肇星等人连连称赞:“国家电网的服务真是有求必应啊!”

供电人员定期上门查看用电情况,解决用电难题,把温暖送到了每个社会弱势群体身边;供电公司推行状态检修和‘零点’检修,减少了停电时间,我们都很满意……”广大用电客户这样说。

这些,只是吕梁市电力部门践行“四个服务”宗旨,不断深化优质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电力部门围绕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建立用电报装“绿色通道”,推行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重大项目跟踪制等特色化服务举措,努力为新装、增容客户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赢得了用户的交口称赞,用客户的话说,昔日的“电老虎”变成了如今的“电保姆”。

在做好“电保姆”这一角色的同时,吕梁市电力部门认真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全力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至2008年,吕梁分公司投入资金5390.83万元,对249个村的主干道路进行了亮化改造,建成电气化县1个、电气化乡7个、电气化村84个,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供电保障。

到2015年,吕梁市将拥有3座500千伏变电站。平川四县将一县建有2至3座220千伏变电站,山区各县也将一县建有1座220千伏变电站,且220千伏变电站全部实现“手拉手”互供,并形成以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的分层分区供电,市、县城区实现220千伏直配供电。每个110千伏变电站由两个不同的220千伏变电站提供电源供电……

“十二五”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市电力发展的远景令人神往。吕梁,这片有着悠久历史的革命老区迎来了时代赐予的新机遇,而遍布整个城市的电能动脉更让这座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