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QQ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热线:010-68703038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未来的高峡与平湖
来源: 作者: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重点水利工程之一,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工程建成后,省会南昌的防洪标准可由现在的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赣江下游赣东大堤防洪标准可由现在的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保障江西经济核心区域的防洪安全。

每年可增加11.42亿度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可渠化枢纽上游77公里航道,改善航运条件;可新增下游灌溉面积11.6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1.26万亩,保障粮食安全。

赣水奔流

穿过历史的峡江

如何来描绘历史中的峡江?作为峡江县的一名宣传工作者,杨白理叙述为“现在峡江展开了一张历史的图景”。

首先是关于峡江的一个传说:“三国时,峡江县城上首的金刚、刀剑两夹江二山,原为一山。当时坐镇在此的东吴大都督周瑜亲率三军下水操练,千只逆水而上的战船,在他的令旗下变换着阵型。但是,在上游却被一大山挡住,阵型摆布不开。愤怒的周瑜驾船上前,用利剑将大山劈开两半,峡江由此而成,而不小心落水的宝剑成了今天的成子洲。”

这个近乎神话的故事很好地反映了峡江丰富的水利资源和良好的航运价值。

不过,对于峡江航运胜景确有一段切实的记录。在宋时,曾有文人在峡江列千帆竞过,名“成子帆阵”,甚为壮观,此景成为峡江十景之一。

2010年的最后一天,杨白理再次走上了峡江,他要用手中的镜头把峡江的变化一点一滴地记录下来。

玉峡是千里赣江最窄处,地势险要,江面狭窄,流水湍急。赣江水从这个狭窄隘口冲出,天然的水能资源为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实现提供了天然的水能资源可能。

杨白理说,他收藏了三峡“高峡出平湖”的那张照片,他希望在未来能为峡江拍出自己的“高峡出平湖”。

沧海20年

“峡江设想”化羽成蝶

1982年,我省着手汇编《赣江流域规划》。

经过长达6年的实地勘测,该规划出炉并首次提出建设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一并提出的赣江干流梯度水利工程还包括万安、泰和、石虎塘、永太、龙头山等6个。

1989年,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就报送水利部审批。这一等足足20年,终获审批立项,这也是6个拟建水利项目中首个开建的工程。在我国公布的首批投资项目中,我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即将开建的三大水利项目之一。

2008年11月12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通过了国务院立项。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凌成兴任组长,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达恒、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吉安市市长王萍任副组长,19名厅局领导和3个市的分管副市长为成员的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领导小组。

为确保工程顺利开工建设,省政府安排了3.05亿元资金先期启动工程建设,落实了11.37亿元工程建设资金计划。峡江水电站按省政府要求出让给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受让价款总额为39.16亿元。

2009年,我国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主要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数天之后,首批总投资174亿元的建设项目随即出炉,我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也在其中,获准审批立项。

省水利厅为了建好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成立了以孙晓山厅长为组长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

梦想升腾

未来的高峡与平湖

2009年9月6日上午,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奠基典礼在峡江县巴邱镇上游6公里坝址左岸处举行,标志着峡江工程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的实质性阶段。

工程一期围堰于2010年7月23日合拢,标志着发电厂房施工开始。本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混凝土泄水闸、混凝土重力坝、河床式厂房、船闸、左右岸灌溉进水口等,水库总库容11.87×108m3是一座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兼顾灌溉、水库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1)型水利枢纽工程。

按照规划,2013年7月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15年8月全部工程完成。中电投集团公司作为峡江水电站的投资主体,将积极参与电站的设计、监理、施工等各个阶段工作。

枢纽主要建筑物总体布置沿轴线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挡水坝段、船闸、门库坝段、泄水闸、厂房坝段、右岸挡水坝及鱼道等,坝轴线总长874m,泄水闸最大闸高28.7m,挡水重力坝最大坝高15.2m。泄水建筑物由18孔(单孔净宽16.0m)开敞式泄水闸组成。

工程主要的永久挡水建筑物泄水闸、混凝土重力坝、挡水部分厂房、船闸(上闸首)为Ⅰ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5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0年一遇;非挡水部分厂房为2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500年一遇;消能设施设计洪水标准100年一遇。

工程竣工后,水库正常蓄水位46m,死水位44m,防洪高水位49m,设计洪水位49m,校核洪水位49m。通航过坝设施按Ⅲ级航道过1000t级船舶的单线单级船闸,灌溉耕地面积32.95万亩。

工程移民

2万人将迁入新家园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淹没及防护工程共涉及吉安市的峡江县、吉水县、吉安县、青原区和吉州区共5个县区的18个乡镇(街办)、73个行政村。

据峡江县支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习小虹说,此次工程需搬迁2万多人,拆迁房屋面积130多万平方米,水库淹没耕地近3万亩,工程占地近千亩。

为了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今年省政府先后出台了《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拆迁补偿及规费缴交标准》和《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管理办法》,为工程征地移民拆迁安置工作提供了依据。

2010年4月份,吉水县住岐村和峡江县蒋沙村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启动。住岐移民安置点“三通一平”已完成,移民新居共300余栋,现已全部打好地基,30多栋已建好一层,已封顶7栋。蒋沙村移民安置点“三通一平”已完成,移民新居共155栋,已落实基建队伍,其中已打好墙角141栋,一层在建15栋,一层已封顶2栋。

9月16日,工程总指挥部分别与吉安市及工程所涉五县(区)政府签订移民安置和征地拆迁工作任务和经费“双包干”协议书。征地移民拆迁安置工作和委托项目的包干建设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并正式交付吉安市及相关县(区)实施。

目前,该工程建设共完成征用地2268.11亩。其中枢纽工程征用972.9亩,进场道路征用222.58亩,淹没区征用942.63亩,移民安置点征用130亩。

生态保护

建专用通道便于鱼类洄游

在峡江境内,库区涉及巴邱镇、罗田镇、福民乡等2个镇、1个乡共6个村委,其中涉及古树名木保护的有巴邱镇、罗田镇的3个村委11个自然村。库区分布的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约有220科、790属、1400种左右。

据了解,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吉水县库区内有古树名木200多株,其中樟树160多株,还有槐树、罗汉松、桂花等树种。这些树种是极其珍贵的植物资源,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财富,具有较高的经济、观赏和研究价值。吉水县对库区内的古树名木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关于库区古树名木移植和保护实施方案》,安排了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古树名木的移植和管理,并就近规划了一定面积的空地,将库区内的古树名木移植到规划区内,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和保护。

另外,为了保护库区鱼类等洄游水生动物,有关部门请来了专业设计机构,在坝底设计建造专用鱼道,用于鱼类等洄游时通过大坝。建成后,每年还将有上百万元专门用于购买鱼苗增殖放流,以保证库区的生态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