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QQ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热线:010-68703038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青岛船舶业争分夺秒调整结构觅新路
来源: 青岛日报 作者:

在金融危机对航运市场的巨大冲击中,散货船、集装箱船等成为"受灾"最为严重的产品领域。不仅如此,2011年全球造船业的需求预计为6000-7000万载重吨,但造船能力将达2亿吨,其中仅中国就将达6000-7000万吨。在此背景下,尽管大批国内骨干船企的手持订单可生产到2011年,但是,在新接订单寡淡的情况下,两年之后的船舶业何去何从?

唯一的出路是调整。可以说,以2011年为界,船舶业结构调整已经进入倒计时。种种事实表明,青岛船舶业到了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必须在2011年以前,全面完成产品、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形成新的增长点。

昨天下午,青岛北船重工公司建造的18万吨散货船1号船完工交付,该散货船是代表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散货船,适应于煤、谷物和矿石的运输,是山东省有史以来在建的最大船舶,主要技术参数优于日本和韩国同类型船舶。然而,望着即将踏浪而去的巨轮,相关人士的内心已不复两年前那般满怀喜悦,而代之以对于未来的隐忧。

隐忧来自于远虑。北船重工完工交付的散货船,是2007年签下的订单,那一年,该公司承接新船订单达234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316万载重吨,生产计划可安排到2011年。整个山东省当年的新接造船订单,则是上年同期的10倍,骨干企业订单均已排至2011年。然而,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航运市场形成强烈影响,导致新船需求极度萎缩,及至目前仍未见明显好转。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下降63%。从去年10月至今年10月底,全国累计撤消船舶订单量达185艘。

调整结构觅新路

两年前,北船重工抓住造船市场火爆的机遇,先后签署了17艘18万吨散货船的建造合同,现已批量开建11艘,到2011年将全部完工交付。而当金融危机导致散货船等航运市场船舶订单极其惨淡的时刻,该公司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在第一时间进入海洋钻井平台、艇机艇架等新兴市场,通过转型升级为其应对危机找到了新路。

北船重工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公司成功交付两座海洋钻井平台,其中一座是目前国内最大、装备最新的座底式海洋钻井平台,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建造了7座海洋平台。该公司还适应国内外对游艇产品的快速需求,生产艇机艇架200余套,并圆满完成了代表当今国际先进水平的铝合金豪华游艇艇体的建造任务。该公司新承接的海工装备及船舶配套订单合同,累计已超过1亿元。

去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之际,青岛造船厂却组织技术骨干出国参加特种船舶设计培训。这家老厂去年成功与建龙集团联合,组建青岛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并搬迁到即墨船舶工业功能区发展。该公司总经理张兰昌说,在组建伊始,青岛扬帆就作出了全面实施产品结构调整升级的决定,重点锁定特种船舶,目标是打造国内重要的特种船舶建造基地。

青岛扬帆选择特种船舶作为主打产品,显示了足够的市场眼光。海洋工程船、化学品船等特种船舶,尽管没有散货船、集装箱那么大的吨位和建造规模,却是受市场波动影响小、抗风险能力强的"双高"(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一艘散货船的造价一般在1亿美元以下,一艘海洋工程船的造价却可达2-3亿美元。今年以来,青岛扬帆正加紧进行特种船舶基地建设,并已接下合同金额数千万元的造船订单。

提升船舶业核心竞争力

无疑,当下的青岛船舶业已进入高速增长后的调整期,在这一时期争分夺秒进行结构调整,在努力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找到新的增长点,成为青岛船舶业决胜未来的关键。

据记者了解,青岛船舶业现有规模以上船舶及配套、 海洋工程装备和集装箱制造企业60余户。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设计研发能力弱、缺少船舶人才培养院校和基地、本地配套产业起步晚、企业核心技术少、全球服务网络建设滞后。这些问题的克服与否,会对青岛船舶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今年出台的 《青岛市船舶海洋工程产业发展推进方案》,已经吹响了船舶业大调整的号角。根据该方案,青岛将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推广应用现代造船模式,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积极发展高端船型、高端配套;限制新上集装箱特别是干货箱项目,限制新上造船项目。

在该方案中,加快建设三大产业集聚区成为青岛调整船舶业的重中之重。未来两年内,青岛将率先建成黄岛船舶工业集聚区,打造大型先进船舶、海工制造和配套为主的船舶产业集群,到2011年达到年造船200万载重吨、修船212艘、船用柴油机100万马力、曲轴150支、海工装备年加工钢材40万标准吨的产能;加快建设即墨船舶工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特种、工程船舶和配套产业,到2011年形成年船舶制造40万载重吨、系泊锚链1万吨和挖掘泵送船10艘的能力;提升胶南船舶工业集聚区,打造产学研共同发展、以小型船舶制造和维修为主的船舶产业集群。

"青岛将推动船企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身优势的产品,鼓励企业自主开发建立全球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到2011年,使青岛成为以三个船舶集聚区为载体,以重点项目建设和研发机构引进为主线,以大型船舶、海工和集装箱企业为龙头,船舶配套、特种船舶、游艇和特种集装箱共同发展的船舶海工装备制造强市。 "市经贸委一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