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QQ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热线:010-68703038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实现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历史性跨越
来源: 中国路桥资讯网 作者:
贵州:实现了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历史性跨越

2011-01-20  金黔在线

●“十一五”完成投资1248亿元,比“十五”增长2.6倍

●至2010年底公路总里程近15万公里

●通车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超4000公里

●通村公路率超96%

“十一五”时期,贵州按照“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和“交通引领经济”理念,把解决大通道和快捷通行作为主要抓手,以构建高速公路网络为重点加快推进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至2010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4.98万公里,比“十五”增加10.29万公里,平均每年增加2万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85.06公里/百平方公里。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96.9%,建制村通公路率达到96.74%。建成高等级航道270公里,通航里程达3563公里。全省港口码头客运吞吐能力达2000万人,货物吞吐能力超过1000万吨。“十一五”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248亿元,比“十五”的480亿元增长2.6倍。

从“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我省交通运输发展仍以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目标超计划实现。与此同时,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为交通运输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高速公路

优先发展重中之重

“十一五”期间,我省在高速公路建设上,科学定位发展目标,制定落实配套政策措施,把高速公路建设作为“三个服务”的重要抓手。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2005年的577公里到2010年的1507公里,5年全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新增930公里,已通车和在建的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全省88个县中,已建成和已开工建设高速公路的县达到77个。

科学制定建设规划以实现宏伟的发展目标。我省以国家公路网规划和原有的“三纵三横八联八支”高速公路网规划为基础,对部分路段方案及建设标准进行调整优化。2009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的规划高速公路建设目标为“六横七纵八联线”,总规模6851公里,比原规划的3000公里增加1倍多。规划将实现贵州与相邻每一省份至少有2条以上高速公路通道,以省会贵阳为中心建设覆盖全省所有地市中心城市的4小时交通圈,高速公路辐射到各个县,构建省内各地区及与周边省区高速便捷的公路通行网络。

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建设资金压力。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大,每公里平均造价在8000万元以上,有的项目超过1亿元,资金筹措是最大的问题。我省高速公路投资大,车流量小,企业投资收回难度大,要招商引资必须要有特殊政策。两年来有4个项目共200多公里采用BOT方式建设,有4个项目共300多公里采用BT模式建设。通过这两种办法,解决近400亿元的建设资金,有效缓解高速公路筹资压力。

按规划到2015年建成4500公里高速公路,除至2008年末建成的924公里,还有约3600公里要在7年间建成,需投资近3000亿元,资金筹措压力空前。贵州采取了省、市、县共同筹措的办法,资本金部分,国道按交通运输部的安排外,省筹资由省财政从2008年起安排10亿元,并随省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逐年增长。省交通运输厅通过公路通行费征收等办法自筹部分,地方自筹部分采取国债资金和地方财政解决。向银行融资部分,由省融资平台与地方组建新的融资公司,把地方政府融资变为企业融资,把地方企业融资变为省级平台融资,较好地解决了高速公路建设的融资问题,2009年和2010年两年融资达1800亿元。

实行多业主制。全省高速公路建设从1988年开始,到2008年共建成924公里,平均每年仅46.2公里,建设规模小,由贵州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一家担任业主完全能够适应。但在大规模建设下面临的资金量大、融资难、管理难等诸多问题,作为一家业主承担困难很大,依此我省及时研究提出多业主建设高速公路的办法,即项目起讫点都在同一市(州、地)的由市(州、地)作业主,起讫点跨市(州、地)的由省里作业主,并增加省公路局作为省里的业主单位。多业主制建设模式统筹了各方建设力量,极大地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特别是地方融资和征地拆迁的积极性,使高速公路建设明显加快。

农村公路

年均万公里养护全覆盖

在高速公路主骨架网初步形成,国省干线公路路网结构改善、服务水平提高的同时,我省农村公路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建设并得到精心养护,农村公路等级逐年提高。

“十一五”以来,我省每年农村公路建设里程均在10000公里以上。每年农村公路建设里程均在1万公里以上。去年年底,全省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建制村通公路率分别达到96.9%、96.74%,均实现部省协议目标。农村公路建设成为群众欢迎和社会满意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为支持“三农”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持。川流不息的汽车奔驰在大山深处,缎带般的公路缠绕群山、横跨江河,承载着发展与幸福。

“十一五”以来,省交通运输厅千方百计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加强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客运网络,优化运力结构,促进城乡客运网络合理衔接和有效融合,全面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广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全省上下认真落实省政府出台的农村客运优惠政策,减免农村客运车辆各种交通规费,免收个体农村客运经营者工商管理费,初步形成“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5年来着力提升农村交通运输服务和承载能力,全省农村公路实现了养护全覆盖,好路率不断攀升,基本做到安全、畅通、规范、有序,为全省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增收作出重大贡献。

去年年初,省交通运输厅出台《全省农村公路建设“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试点方案》,确定在全省9个市州地的23个县(市、区)各选定1个乡镇,开展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已取得“五大成果”,形成“五大机制”,产生“五大效应”。

“五大成果”: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农村公路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积极抢抓这一难得机遇,把试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实抓好,做到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宣传“五到位”,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完善路网结构,坚持农村公路建设与境内高速公路、国省道、县乡道、断头路连接有机结合,提高配套服务能力。全省在试点区内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194.5公里,改造公路1000多公里。试点乡镇农村公路通行状况得到明显改观,建制村通畅率由31.2%提高到38.4%,并实现100%的建制村通公路目标;坚持把畅通、安全、文明、和谐作为新时期农村公路管理标准,大力加强乡镇交通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部分地方把农村公路管理纳入公益事业范畴,写进《村规民约》,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筹备组建义务护路队,对村组公路实行常态化管理,取得良好效果;健全养护机制,坚持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的理念,把养护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采取上级专项补一点、本级财政筹一点、受益企业出一点等办法,多方筹集资金,保障养护投入,做到“有路必养、养必见效”;激活运输市场,坚持“路站运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客运网络化建设,加大农村客运站场建设投入,扶持农村客运交通发展。

“五大机制”:一是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组织机制;二是形成“财政为主、多方支持、群策群力”的筹资机制;三是形成“政府监督、行业负责、专群结合”的管理机制;四是形成“分级负责、责任明确、投入保障”的养护机制;五是形成“统筹规划、管理规范、协调发展”的客运机制。

“五大效应”:一是带动农村产业发展。试点乡镇公路沿线的特色种养业、农产品深加工、客货运输、劳务输出、特色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并逐步走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农村公路真正成为当地群众的产业路、旅游路、扶贫路、致富路。二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农村路网结构优化,农村公路通行、通达、通畅水平提高,缩短城乡之间在地域上的时空距离,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以路带城、以路兴镇”成为新形势下推动城镇扩容发展的新模式。三是促进新农村建设。拉动水利、沼气、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貌,促进农村乡风文明,为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四是改善投资环境。不仅方便群众出行和运输,而且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地方招商引资硬环境,为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转化创造有利条件。五是扩大基层民主。各地充分发扬民主,切实尊重民意,广泛聚集民力,对涉及公路占地、房屋拆迁、养护管理等问题,积极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协调解决,有效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使农村公路建设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贵州交通“十一五”大事记

2006年

■贵州规划构筑骨架公路“3388网”;

■贵州省第一套水上运输安全监控系统启用;

■玉屏至凯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贵州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实行代建制;

■首台具有遥控操纵功能5吨浮式双悬臂桥式起重机在贵州落户;

■我省第一条自筹资金修建的高速公路?D?D茅台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贵阳市实现县县通高等级公路。

2007年

■贵阳至都匀高速公路采取BOT方式招商建设;

■贵州沿贵毕公路建设生态大示范区;

■全省高速公路实行统一收费标准和货车计重收费;

■《贵州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出台;

■贵阳至遵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成通车;

■贵州加固改建202座县乡公路危桥;

■贵州首笔银团贷款注入都新高速公路建设;

■川黔两省四县联合打造赤水河“全国文明样板航道”;

■厦蓉高速公路贵州境水口至都匀段和贵阳至都匀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总里程为288公里;

■坝陵河大桥成功运用遥控飞艇牵引先导索施工。

2008年

■贵州交通职工全力战雪凝保畅通;

■贵州省首条高等级航道?D?D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贵州段)航道扩建工程开工;

■贵州省启动开展为期三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

■《贵州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施行;

■全省首座箱型拱平转大桥小兴浪大桥转体合龙;

■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实施多业主制;

■《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的意见》实施;

■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除坝陵河大桥外全线建成通车;

■省桥梁工程总公司承建的广州新光大桥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2009年

■省政府批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规划布局为“六横七纵八联”,简称“678网”;

■贵州省县县通高速公路项目全面启动;

■修订后的《贵州省道路运输条例》施行;

■贵州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成功试航;

■“云贵川高原潮湿山区路面凝冰防治技术研究”在贵阳启动,该项目是贵州省交通运输行业首次获得的国家级重大科技支撑项目;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正式组建;

■贵州高速公路实行收费、养护、管理体制改革;

■贵州高速公路实现联网收费;

■贵阳环城高速公路全面建成;

■贵州水上救助体系初步形成;

■茅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都匀至新寨改建公路完成通车;

■国家高速公路网(贵州段)标志更换完成;

■坝陵河大桥建成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

2010年

■贵州试点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

■贵州建立高速公路事故处置应急联动机制;

■贵州洪家渡库区航运工程彰显扶贫效应;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税费改革和高管体制改革人员转岗安置就位;

■贵州高原第一条通航500吨级船舶的高等级航道?D?D“两江一河”航道验收交付使用;

■贵州诞生首条省级文明样板航道?D?D赤水河航道;

■贵州省第一条“景观生态路”?D?D凯里至雷山(大塘)公路建成通车;

■厦蓉高速公路贵州境贵阳至都匀段和都匀至水口段高速公路、麻尾至驾欧高速公路建成,高速公路建成总里程达150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