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QQ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热线:010-68703038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总投资达3300多亿元的十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
来源: 中国项目招标网 www.bidhome.com.cn 作者: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财税政策的调节就常常起着这种神奇的“蝴蝶效应”。“十一五”时期,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认真落实税制改革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扩大内需、鼓励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方面的调控作用,以优质服务推动横琴新区、重大项目发展升温,在保民生、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税收服务助推重大项目升温

  总投资达3300多亿元的十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对我市地方税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010年,随着港珠澳大桥、广珠铁路、广珠城轨及航空产业园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的开工建设,带动了相关行业的投资和税收增长。为了确保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并早日实现税收产出,市国税局、市地税局深化主动服务意识,以振兴珠海经济新一轮大发展为目标,分别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重点税源服务小组和重大项目管理机构,积极开展税源调查分析,提前介入项目服务,开通为重大项目服务的“直通车”, 指派优秀管理员专人专职负责每个重大项目的服务管理,为重大项目提供更贴身、更周到的涉税服务。

  为了跟踪服务好港珠澳大桥项目,专责税收管理员主动深入承建单位进行调查摸底,及时了解工程进展,提供税前辅导,建立起沟通联系长效机制,密切跟踪工程进展,并及时形成调研报告,为地方政府培育税源做分析、提建议。为防止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税收流失,市地税局主动向市政府上报了《关于加强我市重大工程项目税收管理的请示》,进一步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地税局加强建筑业税源控管的具体要求,堵塞税收征管漏洞。我市93个十大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目前已全部纳入地税局跟踪服务管理,截至2010年底,这些重大项目累计入库地方税款达3.84亿元。随着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升温发展,税收将稳步增长。

  横琴新区是珠海今后发展的新极点。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积极开展横琴新区、澳门大学税收政策机制创新等研究分析,为地方政府制定和向中央争取税收优惠政策上出谋划策,并且多次陪同市领导参加国家财政部、中联办、澳门财金局、省财政厅等关于横琴开发税收问题的协调。同时,积极做好横琴新区国、地税局的筹备工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横琴新区地税局成立后,以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满腔的热情投入新区建设,努力把握横琴发展带来的经济和税收机遇,争取建成“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局。

  税收调结构促转型升级

  “十一五”期间,市国税局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两税合一”过渡期优惠等税收政策,累计办理各类减免税达63.38亿元;累计办理企业出口退(免)税269.67亿元,有力支持了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市地税局累计办理各类减免税20.4亿元,其中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累计减免税收共18.2亿元。

  为优化我市软件行业发展环境,促进软件行业快速发展,市国税局积极贯彻国家关于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落实“增值税5个工作日退到户”的承诺,过去五年为全市软件企业办理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收优惠8.87亿元。在税收政策的扶持下,近年来,我市软件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软件产值从2000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88亿元,已培育出一批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

  2008-2009年,市地税局共为282户企业落实享受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共减免企业所得税12.33亿元。为扶持节能环保,促科学发展,2008-2010年,对公共污水、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等项目收入实施“三免三减半”政策,共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减免税款1760万元。

  降低税负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经济低迷的形势下,为了推动企业经营转型,帮扶企业度过“经济寒冬”,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主动将政策和服务送到中小企业,面对面倾听企业的呼声和需求,实实在在解决企业在税收方面上的疑难问题,帮助企业挺过金融海啸难关。市国税局全面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措施,截至2010年底累计为纳税人减负13.46亿元;2008-2010年,市地税局为近200户(次)困难企业落实困难性税收减免约7500万元,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全面贯彻“扩内需、保增长”工作要求,大力促进珠海市中小企业发展,帮助企业迅速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10年4月份开始,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共同调整了珠海市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率。调整后,除房地产开发等总局规定行业外,其他行业均作下调。其中农林牧渔业由10%调至5%,娱乐业由30%调至15%,制造、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饮食业统一由15%下调至8%,其他行业由15%调至10%。调整后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平均下降一半,大大降低了企业税收负担。据统计,2008-2010年,市地税局为718户(次)中小企业,落实减轻税负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各类税款728万元。这些政策包括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新办软件生产企业和集成电路产品生产企业实施“两免三减半”。

  税收服务民生共建幸福珠海

  市国税局积极落实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为29167位购买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的珠海市民办理减税8273万元,办理其他各类车辆购置税免税2293万元,直接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有力地推动了幸福珠海的建设。

  2008-2010年,市地税局共为20994户(次)企业或个人,落实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改善民生类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各类税款2030万元。2008-2009年(税款所属期),为32户企业落实照顾弱势群体类税收优惠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122.8万元。

  五年来,市国税局、市地税局认真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共减免各种税费近500万元,分别多次被市政府评为“珠海市促进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全责征收社保费保障社会稳定

  社保费征收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十一五”期间,地税征收社保费收入从2006年的26.9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51.01亿元,连续5年创新高,年均增长17.3%。

  2009年,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我市社保费征收业务改由地税部门全权负责。这一部署,使社保费征收申报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该局举全局之力,对外做好宣传和辅导工作,对内做好全员培训和技术攻关,最终实现了地税全责征收社保费如期顺利上线,实现了与社保部门征收移交工作的平稳过渡和缴费人社保待遇正常发放“两个确保”的目标,维护了参保人的利益,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

  此外,针对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困局,地税部门第一时间联合市政府相关部门主动下调社保费费率、计费工资标准,2009年仅这一项就减免社保费4.67亿元,为全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2010年世博、亚运、航展等严峻的维稳形势下,地税部门认真查摆当前社保费征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快速高效处理社保费出错数据,不断提高社保费到账率,在全省率先推行简易退费流程,加强维稳应急机制建设。尤其是加班加点为有数万名员工的伟创力集团处理社保错误信息,得到广泛好评。在社保工作中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前面,保证了“待遇优先”原则的落实,保证了服务质量,没有发生一宗上访和群体事件,对我市信访维稳做出了积极贡献,获得了省地税局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来源:珠海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