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区明年底前将建1.11万套保障房
来源:
作者:
近日,杭州市萧山区政协持续3年专项监督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萧山保障性住房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提出的35.2万平方米保障房建设全面完成,区政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建设计划,符合条件的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将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城镇低收入居民“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早在2008年召开的萧山区两会上,有关保障房建设的议题成为委员关注的热点之一。徐大钧委员提出的《关于廉租房制度建设的提案》被列为当年区政协重点督办提案,由城建委牵头进行督办。在提案督办过程中区政协获悉:区政府决定从当年起实施“全区保障性住房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全面建设。在此背景下,仅仅以重点提案督办的形式对廉租房建设进行关注,在监督力度上就稍显不足。为此,区政协主席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形成了一致意见:“组织专门力量,通过专项民主监督的方式,对这一民生工程开展连续几年的跟踪监督。”
萧山区政协成立了专项民主监督小组,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对全区保障性住房专项民主监督的第一份成果正式出炉——2008年11月,区政协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我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的建议》,并提交给区政府。其后,2009年、2010年,区政协连续开展了对保障房建设的跟踪监督。专项民主监督小组根据工程进展计划,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分别形成《专项民主监督建议书》,第一时间提交给区政府。2010年的区两会期间,全程参与该项民主监督的王凯尔委员还以《高房价背后政府的担当》为题作了大会发言,呼吁区政府进一步推进这项民生工程。
经过对保障房建设的逐年跟进,萧山区政协的专项民主监督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及时采纳。2008年,区政协将监督的重点落在“建设项目的推进”上。2009年的建议书则重点关注了保障性住房的质量问题。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已到最后一年,很多工程即将结束。区政协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保障性住房科学分配及小区管理等问题上。
根据政协意见,萧山区保障性住房不仅选择了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和大型一级施工企业参与投标,建筑材料也选择了可靠、知名的品牌。在区政协专题视察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的主席会议上,区建设局局长顾大飞表示,“十一五”末,萧山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圆满完成计划,并基本形成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廉租住房租金补贴、经济适用住房、人才公寓等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
连续3年开展对保障房建设的专项民主监督,有效提高了监督的针对性,避免了监督“一阵风”的现象。如今,萧山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又制定了新的规划:到2012年底,投资52.08亿元,各类保障性住房总量将达到101万平方米、1.11万套,真正实现城镇低收入居民“居者有其屋”的目标。(记者 李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