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投资亿元重塑百年“斗门老街”
来源:
中国项目招标网 http://www.bidhome.com.cn
作者:
这条500米长,7.5米宽的“丁”字型老街,是港剧《再见艳阳天》的外景拍摄地。
“我们采取‘修旧如旧’的原则,”珠海市斗门镇第三产业办副主任赵敬怡告诉记者,当地政府将投资1亿元人民币,拟恢复有着百年历史的斗门老街昔日风貌,修复工程在8月底动工。
中午十二点,记者来到斗门老街,这里过往车辆不多,街道两旁是一间挨一间的二、三层建筑,一位老伯坐在骑楼走廊吸着水烟。 漫步在寂廖的斗门老街,鳞次栉比的葡式、欧陆式建筑外形不时“晃”入眼帘,在一些长满青苔的墙壁上不断能望见老字号招牌,足以令人遥想当年的繁华。
据史料记载,斗门镇建镇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曾是远近闻名的货物集散地;当地常有船只来往于香港、澳门、广州、江门等地,每逢农历二、五、八日是墟日,商贾来往甚多,墟镇内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而这条常常被“摄友”提起的斗门老街,兴建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由加拿大籍建筑师嘉理慰统筹规划和设计的商业街,这里的建筑“博采欧美各国古典建筑的精华,秉承岭南建筑之风骚”。据记者观察,这些美仑美奂的老房子,其实大多是在岭南骑楼结构上,掺杂了西洋建筑元素。
赵敬怡向记者透露,修复设计方案由东华大学负责,修复工程将耗时两年,首期投入2000万元人民币,将尽力引导商铺逐步恢复原貌,最终建成既有西洋建筑味道又颇具岭南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商业街。
据了解,这次修复工程主要是采用“针灸”的方式,对破损的老建筑进行艺术化的修复,对破损的墙体及柱面,用增强剂、砖粉等进行修补,对于槽朽或变形严重的门窗等构件,替换同材质木料,清洗保留彩色玻璃,缺失部分按原貌添配。(来源:广东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