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QQ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热线:010-68703038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成都双流将投资300亿元打造“立体现代产业城”
来源: 作者:
8月1日,一则成都双流将投资300亿元打造“立体现代产业城”的消息引发各方关注。

  这个此前被外界普遍认为是“科幻”的项目,有可能将在成都变成现实。据称,目前双流与投资方万通集团已达成框架协议,项目预计今年10月动工。此前,“立体城”的风声已在成都吹起。4月,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即在成都对外宣称,其“立体城”项目已得到成都市政府的支持并选址双流。

  为何选址成都,巨型建筑如何解决资金、建设、节能、管理等问题,现代产业如何体现……一连串悬念由此而生。

  “立体城”什么样?

  双流提供的资料显示,“立体城”项目核心区占地仅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高达700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度在300―400米左右,建成后将集聚10万人以上。

  根据冯仑此前的描述,“立体城”体现的是这样一种设计理念:一座座巨大的建筑高耸入云,表面与内部被开发成居住小区、工厂、医院、学校、绿地甚至牧场,其间道路纵横,高速电梯交错,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工作生活娱乐一条龙服务。此外,更多人还憧憬冯所描述的“上班只需步行不堵车”和“不超过每平方米1万元的房价”。

  有人期待,“城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大城市交通拥堵、城市人居环境面临挑战”等问题,都有望在“立体城”找到解决方案。

  不过,一些质疑也在打量项目的可行性――"立体城"会不会就是放大版的城市综合体?”

  按照已公布的说法,“立体城”的核心区不仅将融合住宅、商业、娱乐设施等城市配套,还将移植总部经济、金融商贸等高端产业形态,提供4万个以上的工作岗位。

  一言概之,“立体城”的构想可归纳于“产城一体”。悬念由此而生――“立体城”如何爆出超越一般工业化与城市化交融发展的新创意?

  产业体系如何构建?

  此前,关于万通的首个“立体城”项目将落于何处的消息不绝于耳,北京、廊坊都曾在名单之列。细数“立体城”特色,或可从中窥得其落户成都的秘密。

  据介绍,双流的“立体城”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还将配套4平方公里生态农业用地,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新城将节约6/7的土地资源,58%的城市用水,降低41%的能耗,减少60%的碳排放和89%的不可降解垃圾填埋量。

  这一理念与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战略十分契合。

  而成都作为投资中西部的黄金洼地,创新、开放的城市态度也为此类项目培植了土壤。就在7月底,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两化互动”、“产城一体”成为热词。

  此外,天府新区的规划也将为“立体城”项目提供支撑。成都高新区也已形成高端服务业、制造业、技术产业等聚集带。

  尽管利好重重叠加,“立体城”如何吸引资金与技术,如何构建总部经济与金融商贸等产业形态,仍需拭目以待。

  “立体城”怎么造怎么管?

  7月25日,在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透露,新希望集团将与万通等合作,参与投资建设“立体城”,并在新型农牧业方面有所作为。

  合作方显然不只新希望一家巨头,这也从侧面印证此项目的可行性。

  纽约的摩天楼、日本的植物工厂……从技术层面看,修建这样一个巨型建筑体不在话下。但超高层建筑究竟节能还是耗能,一直是争论的话题。理想状态下,“立体城”具有规模效应,通过废物循环利用等措施,可以带来节能的效果,但实际效果究竟如何,目前不得而知。

  此外,如何管理这一座城中之城也成为焦点。立体城的设施研发、产业招商、交通管理、功能布局,或将仰仗信息技术的进步。

  去年,成都市出台国内首个中心城市的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今年7月18日,《成都云计算应用与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出台。“立体城”能否借成都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热潮,将“童话”变成现实,悬念等待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