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 两年开工650亿元项目
来源:
作者:
近日,成都高新区管委会正式对外宣布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规划及项目建设情况。根据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相关规划,成都高新区将大力培育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着力引领天府新区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努力成为天府新区创新发展的高端示范区。
据悉,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处于天府新区规划“一带两翼、一城六区”中的“一带”和“一城”,位于城市南中轴天府大道现代高端服务业聚集带的北端,高新天府新城的总体规划定位是“现代商务中心、高端产业新城”。
今年到明年,成都高新区将加快其区内天府新区两大组团“大源组团”和“中和组团”建设发展,陆续新开工650亿元项目。
A
两大组团
包括“大源”、“中和”两个组团,总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
根据《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位于成都市南中轴天府大道,北起绕城高速,南与双流华阳接壤,包括“大源”、“中和”两个组团,总用地面积5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4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74万人。
按照《天府新区总体规划》要求,成都高新区同步新编和调整修订了《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其中,新编完成了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控制性详规,调整修订了相应地区的控制性详规,使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规划更加符合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的要求。
B
项目进展
总投资650亿元的30个已落实项目前期工作正在进行
记者了解到,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正在进行总投资650亿元的30个已落实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计划年内开工9个项目、总投资363.7亿元,明年开工21个项目、总投资286.3亿元。今年开工项目分为重大产业化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重大服务业项目三类。
今年年底前,成都高新区将开工3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和组团市政基础设施及农迁房建设项目总投资77.9亿元,大源南片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3亿元,预计1-2年内建成;生态保育和城市防灾项目一个,即府河防洪总出口建设项目,对6.5公里河道两侧河堤整治,总投资4.1亿元。今年开工的重大高技术服务业项目有2个,即总投资5.2亿元的金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项目,以及总投资33亿元的中国建设银行信息服务中心项目。
C
中和组团
瞄准产业高端,即将启动的三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已经敲定
记者了解到,在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中和组团”内,即将启动的三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已经敲定,分别是新川创新科技园起步区(3平方公里)、成都天河生物医药科技研发与产业化中心、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瞄准产业高端,构建宜居宜业典范。
据悉,新川创新科技园起步区建设项目总投资达150亿元,园区规划建设7个相对独立又有机共融的混合功能组团,不同组团分别定位于服务外包、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研发等不同产业方向,并以“新川之心”的公共服务与交流创意平台为轴心发散连接,并在园区内以人为本地构建打造“地铁有轨电车”立体交通换乘网络,在优化常规交通的基础上,采用由电脑控制的新型电动车,体现交通智能化、让城市与人能更和谐共生。
“强调产业高端化,环境宜人化,我们在打造园区的同时,致力打造西部首个碳交易市场,以及新三板交易平台。”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科技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总投资40亿元的成都高新国际低碳环保产业孵化器项目,将打造节能环保、城市智能能源微网等两大产业集群,构建五小核心产业链,园区将打造低碳环保总部基地、研发试制中心、科技厂房、科技服务区五大功能区。此外,总投资50亿元的成都天河生物医药科技研发与产业化中心项目,将建设生物医药孵化及高端研发区、综合服务区、重点项目定制区、公共功能服务区、综合配套区等孵化载体。
D
大源组团
2-3年建成西部最大的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园
预计未来2至3年内,一个投资超过百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的、中国西部最大的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园将在天府新区崛起。据悉,自我市提出建设全国性金融后台中心的目标以来,成都高新区作为后援中心项目的主要承载区域,目前已形成包括银行、保险等各大金融机构全国性后台服务中心的规模聚集,除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阳光保险等10余家国内一流国有和股份制金融企业的后台中心以外,澳大利亚澳新银行和加拿大宏利金融等全球知名的金融巨头也相继落户成都高新区,设立面向全球的运营中心或外包服务中心,并已开始投入运营。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金融后台集中建设区项目总投资已超过110亿元,项目占地面积千余亩,其业务内容几乎涵盖了金融行业所有的后台支持和服务功能,包括灾备中心、IT运营中心、会计结算中心、客服中心、单证处理中心、银行卡制卡中心、软件外包服务等。
E
新建两桥
横跨府河将红星路南延线与中和片区、世纪城与中和片区连成一片
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规划的交通体系中,最备受关注的是连接市中心与天府新区之间的快速交通方案,该区域内将新建两座桥梁,横跨府河将红星路南延线与中和片区、世纪城与中和片区连成一片。
成都高新区规划建设局局长郑小明告诉记者,红星路南延线跨府河桥为高新区南部园区规划红星路南延线跨越府河设置的桥梁,桥梁西起会展段规划滨河公园,东接既有中和镇街道。该桥桥跨为250米,将采用非对称的下承式拱桥的桥梁,与府河西岸规划的河滨公园结合,形成府河一景。届时将有一条40米宽的大道从红星路南延线,横跨府河,直达天府新区的中和组团。
该片区还将建设另一座桥梁定名为世纪城路东延线跨府河桥,该桥为高新区南部园区规划世纪城路东延线跨越府河设置的桥梁。桥梁西连规划世纪城路东延线,东接中和镇街道,是连接世纪城与天府新区中和组团的枢纽,该桥跨度为175米,桥型为独塔单索面斜拉桥。
F
交通路网
将规划建设“三纵三横”路网在内的约150公里公共交通
昨日,与“中和组团”、“大源组团”同时亮相的还有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的“三纵三横”规划,杜必强告诉记者,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该区推进天府新区建设的“骨骼”,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将规划建设“三纵三横”路网在内的约150公里公共交通。
“如此大力度的推进建设,如此多项目投入使用,未来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的交通压力已可以提前预知,所以,必须先行规划、超前规划。”杜必强分析,为了解决产业与城市、城市与交通的问题,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将让更多的人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通过“产城一体”模式,建设宜业宜居宜人的新城,避免“钟摆式”造成大堵车的现象出现。
基于此,成都高新区将打通整个区域的交通,建设红星路南延线、成仁路、成仁快速路这“三纵”路网。在此基础之上,铺设中和一线、中和二线等三横路网,让整个区域交通畅流。截至目前,“三纵三横”道路基础设施已通过环评,将于今年底启动建设,预计明年年底前必须全部完工。
■ 规划定位
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片区处于天府新区规划“一带两翼、一城六区”中的“一带”和“一城”,位于城市南中轴天府大道现代高端服务业聚集带的北端,因此,高新天府新城的总体规划定位是——“现代商务中心、高端产业新城”。即:以金融和总部为代表的成都中央商务区(CBD),大力发展科技创新、软件外包、商务会展和文化旅游等高端服务业,建设宜居、宜业、宜人的现代化新城。
昨日,成都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杜必强表示,根据天府新区的规划定位和市委、市政府建设天府新区的总体要求,成都高新区将树立世界眼光,立足高新区天府新城建设的良好基础,把创建世界一流园区与天府新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引领天府新区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努力成为天府新区创新发展的高端示范区。
■ 建设理念
据悉,高新天府新城的规划建设理念是“产城一体、科文并重;业态高端、设施高效;生态优良、形态优美;将天府新区高新天府新城建设成为集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于一体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