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QQ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热线:010-68703038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湖北交通投资183亿元畅通大武汉
来源: 作者:
近日,武汉市召开的交通工作会议透露,根据武汉市提出的“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宏伟目标,武汉市2012年计划完成交通投资18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在铁路、公路、航空、公交等方面,均有大动作。

  铁路:5小时到北京、成都

  武汉市交委主任彭俊透露,今年武汉将大力支持铁路建设。2012年,汉宜铁路、石武高铁将正式通车。石武高铁从石家庄到武汉,北与京石(北京—石家庄)高铁相连,通车后,从北京坐高铁到武汉将由目前的11个小时缩短至5小时左右;汉宜铁路西接宜万铁路,是沪汉蓉高速客运专线的一部分,通车后,武汉到宜昌只要1.5小时,而从武汉往东至上海,往西至重庆、成都,都只需5小时左右。

  汉宜铁路、石武高铁的通车,意味着京广高铁和沪汉蓉快速铁路客运通道,这两条纵横中国的高速铁路,将在武汉形成“十”字交汇,以武汉为圆心、辐射全国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5小时高速铁路圈形成。

  此外,今年武汉还将建成武汉至咸宁、黄石的2条城际铁路,形成武汉城市圈内“半小时交通圈”。届时,武汉市民搭乘城际列车直达这些城市,最长不超过30分钟。

  公路
  开建四环线东北段
  去年底,总投资408亿元的武汉四环线动工。先期动工的是四环线西段,总投资70亿元,西段从吴家山至沌口,全长22.25公里,包括一座汉江桥。
  今年,武汉市除了加快四环线西段施工外,还将争取东北段开工建设,并做好沌口、青山长江大桥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沌口长江公路大桥位于军山大桥与白沙洲大桥之间,设计为双塔斜拉桥,全长8.4公里,桥宽46米,将是长江上最宽的大桥;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上距天兴洲公铁两用桥约6.5公里,下距阳逻长江公路大桥约9.5公里。设计为“组合桥”,以天兴洲为界,连接江北的是双塔斜拉桥,连接江南的是连续钢拱桥,形成“一洲两桥”的独特景观。
  这两座拟建大桥将是继在建的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武汉第9座长江大桥)之后,武汉的第10座和第11座长江大桥。

  此外,武汉市还将基本完成机场第二通道路基工程;实施107、汉新公路等国省道改造升级;开建G318蔡甸区永安至成功段等4个国省道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黄陂区三环线南湖村至黄陂城关公路等9条县乡一级公路新建工程基本完工;年内完成江夏区纸贺线纸纺至贺胜桥段等5条新增国省道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

  航空
  建机场枢纽无缝转乘
  武汉市政府分管交通的副市长刘立勇会上透露,武汉将积极推进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建设,武汉航空总部区将于本月动工建设。
  未来,武汉天河机场将建成由三座航站楼围合形成的“航空城”,预计2020年,旅客吞吐量达3500万人次,2040年达7000万人次。为此,总投资20多亿元、规模华中最大的天河机场综合交通体将于4月动工开建。该综合交通体建筑总面积达27.7万平方米,分地上两层、地下两层,涵盖汉孝城际铁路、地铁、公交(含机场大巴)、长途客运、出租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建成后,乘客在此换乘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能在10分钟左右完成,且均在室内。
  航线建设方面,今年上半年,武汉将开通至巴黎、新加坡国际航线,并进一步加密汉台航线。
  为了加强武汉至周边城市的航线联系,武汉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将开行航空快线;武汉与省内城市间将逐步发展支线航空。

  航运
  推进建设七大项目
  2008年,湖北省整合武汉、鄂州、黄冈和咸宁4市的港口资源,建设武汉新港。三年来,武汉新港累计开工项目82个,完成投资212亿元,年均增长80%以上。2010年,武汉新港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成为长江中上游首个“亿吨大港”,先后开通直达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的不定期货运航线,恢复开通武汉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达”航线,成为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水上门户”。当前,武汉铁路、航空、公路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不断提升,为重塑水运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年,在港航项目建设上,武汉将重点推进阳逻集装箱码头三期工程、林四房煤炭码头、金口港区工程、80万吨乙烯码头二期工程、汉南综合码头、汉江海事搜救中心、武汉船舶交易中心七大项目。武汉市的目标是:2020年将武汉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场站
  新建城际公交候车亭
  2012年,武汉市在场站建设上提出的目标是:汉口客运中心、汉口北客运站开工建设;武汉高桥国际物流园、青山物流中心二期工程基本完工;江南驾培基地、黄陂公交换乘中心建成投入使用。
  此外,加快古田客运站、新洲邾城客运站、汉南纱帽客运站前期工作;新建黄陂木兰湖、新洲徐古等2个农村综合服务站和120个城际公交客运候车亭;新建、续建武胜路、流芳、建十路等公交枢纽站和后湖、吴家山等公交首末站。

  公交
  衔接地铁2号线
  今年,武汉将积极申报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让公共交通方式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
  所谓“公交都市”,是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东京、新加坡、巴黎、伦敦、香港、首尔、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是世界闻名的八大公交都市,其共同特点为:具有高达60%及以上的公交分担率;保证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等。今年,武汉市在公交建设方面的措施包括:
  ●做好公交与地铁2号线一期的衔接。地铁2号线一期将于年内建成通车,武汉市交委主任彭俊要求相关部门做好机务、站点、人员保障等准备工作,制定与轨道交通2号线相关的公交布局方案,优化一批公交线路,做好公交车与地铁的相互衔接,方便乘客转乘。
  ●推进公交“五大工程”。包括全市公交站牌夜间亮起来;在中心城区13条主干道和重点区域安装新式站亭;对中心城区露天公交车站加装站亭,为市民候车遮阳挡雨;开展车厢美化工程,坚持“天天洗、趟趟扫”;在全市公交车上安装GPS一体化终端等。
  ●调整优化公交线路30条,增加公交覆盖率,进一步解决城市新建小区公交出行问题。
  ●改造王家巷、月亮湾轮渡码头,打造电动自行车过江通道。
  ●治理公交车“冒黑烟”,年内淘汰公交“黄标车”1000辆。
  ●基本建成覆盖中心城区的“电话叫车”。推进“电话叫车”系统建设,基本建成覆盖中心城区的“电话叫车”网络,确保今年不少于5000辆出租车加入网络。
  ●新增出租汽车1317辆,进一步缓解“打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