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0亿投资需求助力 工业节能可持续性发展
来源:
作者:
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近日由工信部正式发布,《规划》中对“十二五”期间工业节能目标提出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实现节能量6.7亿吨标准煤。
锅炉窑炉节能改造、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节能产业培育等九大节能工程将作为“十二五”时期工业节能的重点工程项目,并且该九大节能工程项目投资总需求将达到5900。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节能工程的投资规模扩大将会对上游的绿色产业、节能产业、环保产业等方面有一定得拉动作用。给予上游产业一种激励,使得它们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信心,此次5900亿的投资需求将成为重大的产业导向,并且在所投资方面的需求是非常急迫的,相关的投资需求项目也是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并且能够在工业节能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上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认为,工业节能是个非常宽泛的领域,涉及到的行业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大致来说,工业节能对这些行业的影响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利于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利用;二是可能增加相关企业的经营支出。
此次涉及的九大重点工程中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三项工程成为“十二五”工业节能的重中之重,并且这三大领域投资需求分别达900亿元、600亿元和600亿元,总计2100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从何而来,“相关企业投融资渠道的打通将解决资金需求方面的问题,并且还可以建立工业节能基金等来更好的帮助和解决资金的需求。”董登新建议。
为保障重点工程的资金需求《规划》中也提出,首先将强化财税政策,加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工业节能的支持力度,完善财政补贴方式,支持九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
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主任助理孙小亮指出,尽管工业企业节能改造任务重,且成本负担高,但通过节能给工业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明显。
董登新指出,工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所带来的污染将近为60%至70%,工业方面节能环保的突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节能工程的实施可以作为一种缓冲即能是工业得到发展从而也能保证节能工程的具体实施。节能工程的实施在未来可能会给相关的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