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QQ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热线:010-68703038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如何做好药品招标
来源: 作者:
借力政采 解决药品招标难题
  
  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如何做好药品招标
  
  近年来,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建立了基本药物目录制度,通过药品招标采购和价格管制政策,多次降低药物价格。但是,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表现得较为突出,一些廉价药品甚至逐渐从市场上“蒸发”。
  
  由于目前部分集中采购机构开始涉足药品招标(如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山西省省级政府采购中心、天津市政府采购中心等),因此部分政府采购从业人员也开始关注药品招标采购。可喜的是,《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在今年全国两会的许多小组讨论上,都听到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药品招标的关切。
  
  药品招标采购一定要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解决“以药补医”难题,首先要对公立医院改革有个顶层设计,找到合适的路径。公立医院有政府拨款、服务收入、以药补医等3种补偿渠道。取消以药补医后,政府应该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而更重要的是,应该发挥好医保在支付制度改革中的关键作用。“以药补医”包括加成部分、流通过程虚高部分,都必须革除,否则再多的钱也堵不了黑洞。一定要改革,尤其是招标采购环节的改革,不仅是对药物,还包括耗材。
  
  取消代理商与政府谈判环节
  
  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第150医院院长高春芳:药品的定价虚高已经成为普遍问题。绝大多数的药价还处于不公开状态。药品价格包括成本价、出厂价、批发价、招标价、政府指导价、医院采购价、零售价等7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药品定价都不公开,往往出现药品价格高于市场价几倍甚至几十倍,或者为了进入市场而拼价格,低到不足成本价。应设立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药品定价、核价审批一体化的综合评审委员会,改变目前由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定价、由药品监督局拼装的现状,并且公开药品出厂价。另外,可以采取加价最高限价制度,对药品生产核算定期公开,采用公开听证制度,供社会监督,并取消招标中由药厂代理商与政府谈判的环节。
  
  让放心药普遍惠及大众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吉永华:基本药物招标除了考量企业的规模与产品质量外,还应兼顾企业在社会上的信誉度以及市场占有率等因素,杜绝老百姓惯用的品牌廉价药被所谓价廉质次药替代,让放心药普遍惠及大众。2011年我国大多数省份已经完成了基本药物招标,然而实施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无序竞争的加剧导致众多惠民性基本药物企业的生产陷入困境(中标率从90%下降到3%~5%),冲击基本药物安全保障的负面隐患陡然增加。
  
  建立政采储备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原院长钟焕清:现行的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并不能解决救命药紧缺的问题。相反,招标采购更倾向使药价下降。因此,救命药物可能会选择不参加招标,既可以避免被强制降价,又无须承担供货责任。保障救命药的供应需要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引导,有必要在国家医改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确定责任部门,为药品供应提供保障。建议建立药品目录,由主管部门(如卫生部)制定“传染病治疗药品和急救药品目录”。与此同时,建立政府采购储备机制,以财政预算保证药品采购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