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古冶民企投资近10亿发展文化产业
来源:
作者:
三年来,初步形成以民营资本投入为主的文化旅游、娱乐休闲、教育培训三大产业
在采煤沉降区上建成的金山森林公园已开发,坐落在金山凯申会馆的数字影院几乎天天爆满,投资一亿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婚庆文化广场正在建设……一个个由民营资本投入为主的文化产业项目的实施,逐步改变了人们对唐山市古冶区“傻大黑粗”的传统印象。近年来,古冶区鼓励引导近10亿元民营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初步形成了文化旅游、娱乐休闲、教育培训三大产业。
7月11日,笔者来到古冶区古香古色的申园画院。在这座北方四合院与江南园林融为一体的建筑里,正在展出以戴克昌、郑孝胥等京东八大家为主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书画作品。
申园画院的管理人员金艳利介绍,申园画院是由古冶区民营企业家申永福投资1.3亿元建设的,去年6月正式开园。画院本着“公益性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思路,长期展出国内古代书画和冀东地区古近代的名家精品力作,并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广邀社会书画名家开展笔会、聘请京津美术学院的知名教授授课培训、举办拍卖活动、开展婚纱摄影服务等形式,逐步将画院打造成公益性画展基地、书画家艺术交流基地、书画艺术培训基地、书画市场基地和婚纱摄影基地“五大文化基地”。“从某种意义上讲,申园画院不仅是民营企业转型的典型,也是民营企业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亮点。”金艳利说。
位于京山道旁的永和典藏博物馆,是目前我省规模最大的民间博物馆,陈列着上万件精美古陶瓷、玉器和形态各异的鼻烟壶。该馆的创办者民营企业家张永和告诉笔者,他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搞收藏。“刚开始纯粹是个人爱好,后来收集的藏品越来越多,就想与其私人独赏,不如开办一个民间博物馆,向社会大众开放,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我国传统工艺品之美。”去年初,张永和投资1亿元建成了永和典藏博物馆。截至目前,该馆已接待参观群众万余人次。
在文化事业发展中,古冶区牢牢抓住区内民营企业起步早、资金积累雄厚的实际,在制定出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配套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社会宣传、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组织外出考察等有效途径,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向文化产业转移,努力实现以文化的“软实力”提升社会的“硬效益”。近三年来,该区民营资本投入文化产业的资金近10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民营资本投入为主的文化旅游、娱乐休闲、教育培训三大产业。
除民营企业家张永和投资建设省内规模最大的私人博物馆———永和典藏博物馆外,民营企业申氏集团投资1.3亿元建设的冀东古书画院,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缩微版;唐山腾达事业有限公司与北京欢乐传媒集团合作投资千万元在建的欢乐世界影院,建成后将是全省最大的5D综合性数字影院,并建有动漫乐园、儿童手工DIY工坊、特色小街及休闲餐厅等文化娱乐项目;冀东庞大汽贸集团投资1.2亿元建设的集企业文化展示、员工培训、实习于一体的专业学校,每年分批次对全国3.6万名员工进行定向培训,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目前,该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文化培训基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