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实施"安居建设全覆盖",投入10 亿元建设全民安居工程,所有镇成为国家或省优美乡镇,人均居住面积达35平方米。去年仅廉租房小区工程市财政就投入2 亿元,一期工程已建有规模达4.5万平方米、地处中心城区、占地1.1 万平方米的优质住房580套。投入11.5亿元建设农民集中居住新村25个。
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启红在全省宜居城乡工作现场会暨书记(市长)城建专题研究班上发言时介绍,中山实施"安居建设全覆盖",投入10亿元建设全民安居工程,所有镇成为国家或省优美乡镇,人均居住面积达35平方米。去年仅廉租房小区工程市财政就投入2亿元,一期工程已建有规模达4.5万平方米、地处中心城区、占地1.1万平方米的优质住房580套。投入11.5亿元建设农民集中居住新村25个。昨日,记者来到廉租房小区,探访已经入住近4个月的租户。
■现场:"一辈子都没享受过"
秋风阵阵,天气渐凉,方基涌廉租房二期的工地上施工人员却干得热火朝天,首期廉租房已经有100户租户入住。
"记得不要扣我物管费哦!"记者进入小区时,一名神情严肃的男租户正搬动家什离开。不久前,市房委办查出3户已入住的租户隐瞒了自身的情况,存在虚假申报行为,被要求退租。
和这位租户不一样,同样住在8楼的杜阿姨却是满脸微笑。"我这间朝向好,南北对流,很凉快的!"记者来到时,杜阿姨刚拖好地,"我没有工作,所以每天打理家务。"两房一厅,干净的旧家具,阳台晾晒的洁净衣物,杜阿姨的廉租房生活也乐得清闲。
杜阿姨的大儿子和小儿子共住一间房,小儿子正在读大二,一年的学费就要7000元,生活的重担主要落在已经工作的大儿子肩上。"等他毕业了,我们就没有这么窘困了。"过去,她和两个儿子挤在13 平米的一房一厅里,儿子们只得在客厅的阁楼里睡。过了20多年苦日子,杜阿姨没有想到,自己也有机会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作为第一批住户的龙秀珠,和半年前记者采访时相比,如今脸色红润了,人也胖了。一进门,就看见客厅前摆放了一个精致的鱼缸和氧气设备,里面有一条半个手臂长的白鱼。"这是 '招财',去年搬家前买的,养到这么大,很有感情呢!"除了鱼缸之外,龙秀珠的房子充满了温馨的生活气息,许多角落都用塑料瓶养上了老婆带回来的水生植物,阳台上种满了盆栽,家里还养了两只鸟。
"旧屋没人住,慢慢就塌掉了。那时候真的好凄凉。"记者曾经在龙秀珠搬家前去过他的旧居,只有24 平米的狭窄住所,多年来都是一家三口同睡一床。现在,龙秀珠把旧床搬到自己的房间里,锯掉四根柱子,当做西式床,还新做了一顶蚊帐。"我老婆说一辈子都没有享受过,她狠下心,做了一顶新的蚊帐,真的很漂亮!"龙秀珠的脸笑开了花。
"我是第一户,刚搬进来没水没电,可是物业很快给我解决好了。"龙秀珠说,虽然住在二楼,可是很少有车辆的噪音。而且等到绿化和周围完全建好,还可以到楼下去散步。女儿也一偿所愿,拥有了自己的床和房间。房间内的摆设可爱甜美,书桌上还摆着一只可爱的玩偶。
短 评
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如何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格外关注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 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是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能。
"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投入2亿元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建设,逐步推行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为辅的廉租住房保障体系。"这是李启红在中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向全市人民许下诺言。
我市首个开建的廉租房小区共有570多套住宅,其他部分可以通过租金补贴的形式让住房困难户在廉租房范围外选择合适的地方。实物配租只能满足一部分住房困难户的需求,而租金补贴成为保障体系中的主要形式,租金核减则针对入住廉租房后无力承担租金的低收入人群。
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我市已有各类政策保障住房7.8万平方米。2008年,计划开工建设2.18万平方米,2009 年计划开工2.02万平方米。预计到2009年末,我市将拥有12万平方米政策性保障住房。中山市住房建设规划 (2008-2012)提出,将在2009年,分别在起湾北路、小榄镇、黄圃镇建设面积共计45000平方米的廉租房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