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QQ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咨询热线:010-68703038
当前位置:行业资讯
山东省17市全部实现铁路直通城区
来源: 中华铁道网 作者:
滨州市地方铁路滨港线工程昨天通车,标志着山东省17地市全部实现铁路直通城区。滨州市地方铁路滨港线贯通滨州南北,南接淄东铁路,北至滨州港,线路全长110公里,总投资约26亿元。

9月29日,是一个让滨州人铭记在心的时刻,这一天,滨州市地方铁路滨港线(小营至沾化)通车仪式在滨州北站隆重举行。滨州市地方铁路滨港线(小营至沾化)的正式建成通车宣告了滨州作为全省最后一个不通铁路的城市成为过去,也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浓重的厚礼。

参加通车仪式的有省政府、济南铁路局主要领导,滨州市党、政、军负责人以及建设者代表,滨州老同志代表也亲眼目睹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滨州市地方铁路滨港线建设历程:

1958年以来,几代滨州人为了实现铁路能跨过黄河天堑这一目标进行了不懈的拼搏与奋斗,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改革开放以来,滨州市凭借地处渤海湾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尤其近年来区内生产总值一直以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发展。但由于基础设施滞后,交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作为鲁北中心城市的滨州一直没有铁路相通,长期以来只能以公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承担全市97%的客运量和94%的货运量,为全省17个地级市中公路承担社会总运量比重最大的地区。这一奇怪现象严重制约了滨州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滨州也成为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中唯一不通铁路的城市。

2003年,为适应滨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需要,滨州市委、市政府做出建设滨港铁路的重大决策。作为滨州市交通基础设施一号工程,滨港铁路工程连续三年被列入省重点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上下投入到铁路建设中去。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亲自调度,现场办公,广大建设者战高温、斗酷暑、顶风雨、抗严寒,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整个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2004年11月1日,黄河公铁两用大桥正式开始桩基施工,2005年8月1日,滨港铁路一期工程(小营至沾化段)全面开工建设,2006年12月30日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合龙贯通,2007年8月 20日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公路)通车; 2007年12月滨港铁路一期工程主线全线拉通;2008年“三电”及配套工程健全完善;2009年顺利通过工程初验、复验,滨港铁路一期工程具备了开通条件。

滨港铁路项目是滨州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该项目自淄东铁路博小支线的小营站接轨,跨越黄河向北至在建的滨州港,线路全长110公里,总投资约26亿元,为单线I级地方铁路。整个工程分为小营至滨州、滨州至沾化、沾化至滨州港三段,工程建设分两期实施。 现在建成的一期工程线路全长45公里,包括小营至滨州段(含黄河上第一座公铁两用大桥)和滨州至沾化段,总投资14.5亿元。建成通车后, 委托济南铁路局代管代营。

滨港铁路是山东省重点工程,是全省“第五纵向铁路通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港铁路建成后,与即将开工的德龙烟、黄大铁路在滨州境内交汇,成为全省“五纵四横”铁路框架的重要枢纽,对于打通山东半岛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圈的联系,盘活山东北部港口资源,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促进鲁中、鲁北等区域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