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横县南绕城线(道路段)
第二次项目环评信息公示
(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G*4横县南绕城线(道路段)
建设地点:南宁市横县
工程内容:项目起点K0+*0与现状国道G*9线平交,终点K*+*4.*3接S*1省道莲塘收费站,全长约*.*5km,技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km/h,范围为:K0+*0~K7+*0、K9+*0~K*+*4.*3,全长*.*5km,路基宽度*.5m,4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
总投资:项目估算投资总金额为**4.**万元
建设单位:横县交通运输局
评价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资质证号:国环评证乙字第**号)
(二)可能受影响的敏感保护目标
大气和声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评价范围敏感点;
地表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雨水受纳水体郁江等,横县郁江蒙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拟搬迁);
地下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拟建道路评价范围内无集中式地下水水源地等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评价区不涉及任何级别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区;无古树名木及野生重点保护植物分布。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及拟采取的减缓措施要点
社会环境: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妥善处理好征地拆迁补偿问题,避免带来较为尖锐的社会环境问题。
大气环境: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源为材料运输与装卸、土石方填挖导致的扬尘,应采取多洒水等措施降低扬尘影响;经预测,项目运营远期,沿线最大网格点NO2、CO的*小时平均值、1小时平均值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的二级标准。
声环境:禁止夜间和中午施工作业,高噪声机械设备的施工集中安排在昼间;经预测,项目营运将使周边距离拟建公路较近的敏感点噪声超标。
地表水环境:施工期生活污水采取分类处理,其中厕所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由专业部门上门抽吸;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降尘,对环境影响不大。
地下水环境:项目挖方路段不会挖至地下水稳定水位之下,填方路段也不涉及填堵落水洞等,路基挖填方不会影响区域地下水水位或水量;隔油池、沉淀池挖深应不低于地下水位,在做好防渗措施后,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小。
生态环境:施工开挖和临时占地将清除部分地表植被,可通过物种种群的自我调节得到补偿。
固体废物:施工期永久弃渣及时运至指定消纳场并做好水土保持防护措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及时转运至城市垃圾填埋场堆放,对环境影响小。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项目的建设未涉及无法避让的重大环境问题,项目营运后社会及经济效益明显。在本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环保投资有效落实的情况下,项目的建设和营运造成的环境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
(五)项目公众参与工作方案
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项目影响范围内所有公众,以及关注本项目建设的其他公众。
2、公众参与主要内容
①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
②本项目对您生活的影响;
③您认为本项目最大的环境影响是哪些方面;
④您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环保措施;
⑤您认为本项目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⑥其他有关环保方面的建议。
3、公众参与的方式
公众可在公示期内,通过信函、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它便利的方式向项目建设单位或项目环评单位索要报告简本,或直接登陆南宁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下载并查阅该项目环评简本,并向项目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映有关项目环保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环评单位将在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记录、汇总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为使您的宝贵意见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反馈,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
4、公示时间
本次征求意见时间为自公示之日起十个工作日。
(六)建设单位联系方式
项目单位:横县交通运输局
联系人:蒙女士
(七)环评单位联系方式
评价机构名称: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电话/传真:**-***5
联系人:王工
联系地址:南宁市高新二路6号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见本次公示附件,如需索要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请联系项目建设单位或项目环评单位。
横县交通运输局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年9月*日
附件
G*4横县南绕城线(道路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第二次网上公示)
****** 工程概况
项目起点K0+*0与现状国道G*9线平交,终点K*+*4.*3接S*1省道莲塘收费站,全长约*.*5km,技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km/h,范围为:K0+*0~K7+*0、K9+*0~K*+*4.*3,全长*.*5km,路基宽度*.5m,4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
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桥涵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
项目总投资估算**4.**万元,工期*个月。
项目共设置局部方案,从工程和环保2个角度,本评价推荐K线方案,环评推荐方案与工可推荐方案一致。
****** 环境保护目标
******
受征地拆迁影响的村民。
******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项目评价范围敏感点为南阳村等*个敏感点。
******
经现场踏勘及咨询相关部门,项目评价范围内无特殊和重要生态敏感区,也无古树名木及野生重点保护植物分布,可能分布有国家级保护动物2种,自治区级保护动物*种。
******
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雨水受纳水体郁江及其支流。项目涉及横县郁江蒙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但该取水口拟实施搬迁,搬迁后,项目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
评价范围内无集中式地下水水源地等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 环境现状评价
****** 生态环境
(1)植物与植被
评价区植物区系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红水河亚地区。评价区无保护植物分布。评价区天然植被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和9个群系。人工植被分为4植被型组和5个群系。受长期人类活动影响,已少有原生植被分布。
(2)陆生脊椎动物
经现场踏勘期间及咨询相关部门,评价区范围内分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有: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有2种,属自治区级重点保护的有*种。
(3)水生生物
项目跨越河流水生生物以常见物种为主,无受国家及自治区保护的水生生物存在,评价范围内不涉及鱼类“三场”及洄游通道。
(4)生态敏感区
项目不涉及特殊或重要生态敏感区。
(5)生态规划与区划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根据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和所具有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全区划分为生态调节、产品提供与人居保障等3 类一级生态功能区。项目K0+*0~K7+*0约*km所处区域为产品提供功能区,项目K9+*0~K*+*4.*3约*km所处区域为生态调节功能区。
******
全线共设置监测点监测表明,TSP、PM*、NO2、CO现状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二级标准的要求,污染指数较低。
*.3声环境
评价范围内声环境污染源主要是环境噪声。
现状监测表明,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除六蓝村受现状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噪声昼间超标外,其他监测点位都能满足相应标准要求。
******
本评价选择的监测断面分别对评价河段进行监测,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